身为文学评论界公认的第一北川吹,在直木奖颁发给北川秀后,他又美滋滋的吃到了一波北川老师的热度。
仿照之前的那篇评论稿,森哲太郎写了篇《为什么直木奖颁发给北川秀?,然后火速投递给几大报社。
不出意外,稿子很快就被高价收走,并且在文学评论界激起了巨大反响。
但那之后,北川老师忽然就沉寂了。
以前是无情码字机器的他居然一个多月没写书!
北川老师没有新作面世,森哲太郎这个跟风吃饭的评论家就惨了。他绞尽脑汁蹭热度,硬着头皮反复写《我是猫和《芥廾的文学评论来持续混脸熟,以免读者们忘记自己。
可这终究不是办法。
眼看快要支持不下去,河出书房那边总算来了消息——北川老师发新书了!
森哲太郎昨天一口气买了100本《文艺,一部分送给同事,一部分送给亲朋好友,权当小小支持下北川老师以及河出书房。
不过虽然北川老师发书了,但他也不太看好北川老师的这篇新小说。
和评论界大部分人一样,森哲太郎觉得盛极而衰是文坛常态。
晋升成“上流作家”后,再往前,那就是顶级“上流作家”了。
这已经不是光靠作品就能突破的壁垒了。
资历,人脉,作品,三者缺一不可。
北川老师得写怎样的佳作才能继续延续他的辉煌?
说实话他想象不到。
连森哲太郎这个北川吹都有些悲观,也难怪评论界都是看衰之势。
不过在看完新小说的连载内容后,森哲太郎感觉又行了!
什么江郎才尽,物极必反,什么没法更进一步,都是狗屁!
他最熟悉的“北川秀风”回来了,《国境以南,太阳以西的文学深度还比《青春三部曲要高。
不愧是北川老师啊,总能在绝境里杀出一条血路,让所有人大吃一惊。
昨晚森哲太郎冥思苦想,觉得这一次该换个角度吹北川老师的新作,他那千篇一律的写法估计读者们也看腻了。
奈何想了一宿,他都没想到好的切入点。
今早迷迷糊糊起床,女友打电话来问了一句“《国境以南是什么歌?”
这一下子就打开了他的思路。
森哲太郎早上起来联系了几家熟悉的唱片店,却被告知没有这张老唱片卖。
不得已下,他坐了一小时的地铁赶到这边,king records是东京最大的唱片公司,它旗下的店铺一定有卖。
然后,他愕然发现,抱着一样念头的人不在少数!
一大群上班族赶在公司开门前跑来这儿买唱片,他们的目标不言而喻,都是北川秀在书里提到的那首《国境以南。
大家都想听听看,让“初”和岛本魂牵梦萦的爵士乐歌曲究竟有什么迷人魅力。
森哲太郎的想法更深入,他觉得北川老师一定是因为听了这首歌才写了这篇小说。
不然标题里不会特意把歌名加进去。
也许弄懂了《国境以南,就可以知道“太阳以西”有什么了。
所以他觉得自己完全可以从歌曲做切入点写评论稿,这样肯定能行。
不过在看到这么多人因为小说来买唱片后,森哲太郎有了更大胆的想法。
仅仅以唱片为切入点写评论稿远远不够,得再加点东西。
就这几秒钟,他想好了更惊爆的稿子标题——《小说带火唱片,这大概是历史上头一回吧?。
这噱头十足,一定会让各大报纸不惜出重金购买。
这么想着,森哲太郎随着人群慢慢挤进已然人满为患的唱片店内。
然后一首悠扬的美国乡土风曲子飘入了耳中。
方才还叽叽喳喳的人群,在进入唱片店后,一个个都屏气凝神,没了喧闹,全在安静欣赏着歌曲。
美国传统老歌手的嗓子其实和北川秀的小说不怎么搭。
但听得越久,他们越能感受到歌曲里的一丝别样情调。
好像闭上眼,就能看到十二岁的“初”和岛本坐在沙发上。
“初”看着岛本,看着她那条瘸了的腿,然后两人就这么静静把手握在一起,随着唱片机传出来的曲调看着对方。
小说里说,每次听这首歌,“初”总觉得国境以南这句话带有某种神奇的韵味,他会遐想国境以南到底有什么。
当歌曲结束,睁开眼睛时,他感受着岛本手心的温暖,看着她在裙子上移动的手指。
这让“初”觉得身体深处掠过了甘甜的微痛。
“原来这就是甘甜的微痛。”
森哲太郎沉溺其中,难以自拔。
然后就在1月19日这天。
东京所有唱片店不约而同的疯狂进购着有《国境以南的唱片。
很多唱片店老板根本搞不懂为什么这首歌会忽然火爆,反正跟着进货就是了,根本不用担心卖不完。
许多沉寂许久的店铺有了生意,仅仅一天,唱片销量居然比上一周的总量还多!
然后就是更疯狂的进货,宣传,以及售卖。
之后随着《文艺的疯狂热销,《国境以南,太阳以西的爆火,唱片的销量也开始持续走高,这首老歌竟然慢慢攀升到了oricon外国音乐公信榜的前二十名!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呢?
能排进这个榜单的外国歌曲,基本都是海外顶级歌星们的神作。
譬如原来的第二十名,是皇后乐队的《the show must go on,这是布赖恩·梅为佛莱迪·摩克瑞创作的歌曲,亦是佛莱迪·摩克瑞的绝唱。
皇后乐队可是英国殿堂级摇滚乐队,能载入史册那种。
而《国境以南在此之前完全没有什么名气。
小说带火了唱片,这事本来就够奇葩的,没想到唱片还能火到跟着脱销,导致原本存货就不多的唱片公司纷纷告急,不得不打电话问美国那边去要货。
同一时间,美国德克萨斯州。
有着“歌唱牛仔”称号的《国境以南歌曲原唱吉恩·奥特里,今年已经89岁。
进入50年代以后,他发现年轻人们听音乐的口味逐渐转向了蓝调、摇滚等风格,自己所擅长的乡村音乐开始受到冷落。
60年代之后,他开始逐渐淡出音乐界转而经商,虽然放弃了音乐事业,但他的内心深处还是希望乡村爵士乐能重振辉煌。
为此吉恩还注资给大量濒临倒闭的乡村乐制作公司,希望它们不会湮没于时间长河里。
可惜这一切终究是徒劳。
就在他以为乡村爵士乐真的要退出历史舞台时,家族里负责经营唱片的小儿子忽然急匆匆敲门来找他。
开口的第一句竟然是问他能不能帮忙重录那首《国境以南。
“那不是我六十多年前写的歌吗?”吉恩满脸疑惑。
“是的,父亲,就是那首歌,它在日本卖脱销了,那边的唱片公司需要我们大量发货过去,可我们手上也没有存货。”小儿子激动的点头。
海外唱片业务是他公司的核心产业之一,他最近一直在头疼怎么拓展新市场呢。
让父亲重录显然不现实,但有他协助,技术上的复刻还是可以的。
总之先搞一批新唱片发往日本再说!
“卖脱销了?”吉恩更加困惑了。
日本人爱听美国乡村爵士乐?
现在是1996年吧,要是时间倒退回三四十年前,他倒是会信这种事。
可都1996年了。
日本那边的本土唱片市场应该非常繁华才对啊。
吉恩的疑惑被小儿子递来的一本《文艺解答了。
封面写着一篇小说的书名《国境以南,太阳以西。
作者名——北川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