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抖音小说-笔趣阁
抖音小说Douyinxs.com
抖音小说-笔趣阁 > 玄奇 > 四合院:从当医生开始的火红年代 > 第493章 五年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第493章 五年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第493章 五年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距离王孟德当上院长,已经过去五年的时间了。

中医研究院和广安门医院的变化,可以说是天翻地覆。

老院区这边,办公楼倒是没有多少变化,也就是修修补补,又在旁边盖了几个小楼。

但人员可就增加的太多了。

而且这里边,很大一部分都是二十来岁的小年轻。

他们都是各个中医学院毕业的佼佼者。

或者直接来到广安门医院实习,或者跟着中医研究院的中医名家身边学习。

由于早些年就实行了研究生学制,所以很多中医名家的身边,就没断过年轻人。

这些学生毕业之后,绝大部分都留在了广安门医院里,充实着各个科室大夫的队伍。

只需要十年时间,这些人,就会成为医院的顶梁柱。

他们可是经过科学、系统的培养,个个都是基础扎实。

再加上聪明好学,以及每个老师都无私的传授。

这些年轻人的医术,都比之前师徒相授时期,跟在师父身边学习十几年的学徒都厉害的多。

特别是王孟德完善了教材之后,每个学生经过几年的学习,都比后世研究生毕业学到的知识都广博。

这是老院区的变化。

其实变化最大的,就要数新院区和分院了。

中医研究院以前只有内科、外科、针灸等几个研究所,鲁院长时期,增加了两个,可总数也没超过十个。

而在这五年的时间里,王孟德一口气把中医研究院里的研究所,增加到了十八个。

这些新增的研究所,都被放在了新院区那边。

反正新院区那边当初建立的目的,就是为了扩张。

除了研究所以外,广安门医院各个科室,也都进行了分裂。

比如皮肤科,一开始只有一个,现在被王孟德给分成了皮肤一科、皮肤二科、皮肤三科。

这样的好处,就是能给下边的人希望。

不然只有一个科室,科室的主任和副主任名额就这么多。

而且一般大夫都不会到了年龄退休,很多主任或者副主任,都能干上十年二十年的时间。

这样一来,下边的优秀人才,可就没了上升的机会。

很多人,就会起其他的心思。

或三心二意,或摆烂。

现在分成了三个或者四个科室,科室的主任就变成了四个,副主任最少也能安排二十个。

很多年轻又有技术的人才,就会更加的努力上进。

除了这个作用以外,还能形成竞争,让所有人都有紧迫感。

各个科室日常的评比,年终的评优。

这些可都是如同小鞭子一般,在后边抽着科室里的医护人员。

当然,拆分成这么多的科室,人员倒是没有问题。

毕竟这么多年的培养,华国现在经过系统培训出来的中医学生,可是数以十万计。

这些学生中,最顶尖的人才,都聚集在了广安门医院里。

一开始因为科室太多,导致没有这么多的地方。

直到后来,分院建好了之后,才解决了这个问题。

而且,这两年,王孟德还准备多建两个分院。

其中一个还打算建在周边的省份。

晚上。

六点多钟。

今天,王孟德比往常更早的处理完工作,他便骑着自行车,往新院区那边的家属楼赶去。

经过这些年,他处理工作,更加的游刃有余。

每天最多抽出两个小时来处理文件,以及开会。

剩下的时间,他依旧跟往常一样,不是做研究,就是坐诊,或者给外国病患诊治。

十几分钟后。

到了小区门口。

岗亭里的保卫科工作人员看到他来了,连忙站起来敬礼,嘴上恭敬的说道:

“王院长,您下班了,快请进。”

“呵呵,你好,辛苦了。”

王孟德停下自行车,笑着点了点头道。

家属楼这边的安保工作,全都是单位保卫科的人在负责。

别看京城的治安比其他地方要好得多,但王孟德记得,这年代很多人家都有枪支,还有不少悍匪出没。

广安门医院的家属楼,可是在京城拥有非常大的名气。

住在这里边的人家,就算是普通的大夫,很多家里的条件都不错。

甚至还有不少领导,职级非常的高,每个月的工资都有一二百块钱。

再加上广安门医院那边,时不时的发一些福利。

在外人看来,这个小区的住户,都是富得流油。

不少人都羡慕的厉害。

自然也会有别有用心的人打主意。

所以。

为了防止出现什么变故,王孟德特意交代保卫科的人,抽调一部分力量,日夜巡逻站岗。

进了小区。

此时正是饭点。

在外边的人倒是不多。

不过只要是碰了面,都会热情的跟他打招呼。

甚至有人想要拉着他到家里做客。

对于这些热情的职工或者家属,王孟德一一谢绝。

了好一会儿,他在来到自己在前两年钱买的房子单元楼下。

两年前。

广安门医院新盖的家属楼,终于一个个的竣工了。

几十栋十八层的高楼大厦,在这个年代,可是非常壮观的。

也就是有了国外工程师以及技术、设备、原材料的支持,要是凭借着广安门医院自身,根本建不起来。

不说别的。

光设计到的技术和建筑设备,就不是国内轻易能拿得出来的。

还有这么多的钢铁和水泥等建筑材料。

就算是王孟德的面子,也不可能一下子获得这么多。

还没建成的时候,很多职工和家属,就天天过来看一眼。

等建成了之后,哪怕还没装修好。

不少人就冒险进去看了。

他们对于电梯房,拥有极大的兴趣。

就连外部的人,也有偷偷的溜进去参观一下。

出来后,个个脸上都带着震惊的神色。

到了十楼。

左右两边都是两户人家,正好组成两梯四户的格局,跟后世的极其相似。

王孟德当时选了十楼的两个三居室。

由于已经属于装修好的,直接就可以拎包入住。

所以,他们添置了一些家具和生活用品,就让王元第和王元勋两个人住了进来。

当然,有时候其他的孩子,或者冉小梅也会过来住一住。

进了家门,饭菜已经准备好了。

一家人围坐在八仙桌旁,一边吃饭一边聊天。

“元第、元勋,你们两个人可都二十多岁了,有没有合适的姑娘,要早点下手,趁早不趁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