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抖音小说-笔趣阁
抖音小说Douyinxs.com
抖音小说-笔趣阁 > 玄奇 > 我父刘玄德 > 第603章 仲达献策

第603章 仲达献策

涪城虽是大城,但仍然容纳不下数万大军。

好在阎圃早就在涪城周遭设下营盘,搭建好了帐篷,挖好水渠,营中更是备下了足额的酒肉粮草,只等曹军入驻。

曹军入营之后,看见各种物资充沛,再加丰厚的酒肉供应,自到下皆大欢喜。

曹昂等人也被张卫请入城中,设宴款待。

一时之间,主宾尽欢。

次日,曹昂、司马懿、曹纯、曹休等人与张卫、阎圃聚拢在涪城县堂之,商议军事。

这次军事会议的目的,乃是商量如何击破赵韪所部。

这是曹操之前就已经定下的方略,如果没有什么特殊的原因,曹昂自然不会改易目标。而且昨天宴会前,曹昂与张卫、阎圃也有过一段交流,主要就是对目前的情况和局势做了一些分析。

即便以曹昂和司马懿自身的判断,也觉得拿赵韪开刀是最优解。

赵韪举兵反叛刘璋,和蜀军是敌对关系,之前刘焉时期,赵韪作为刘焉的老臣,对刘焉沉迷张鲁母亲的行为十分不满,多次劝说,为张鲁、张卫深恨之。后来刘璋继位,赵韪受命征讨汉中,一路烧杀掳掠,与汉中百姓堪称大敌。

最重要的是,如今赵韪所部最为弱小,不但人数最少,战力也是最弱。拿他开刀,可谓一举四得,既能取悦刘璋和张鲁,又能震慑蜀中,还能俘获大量人力。

只是……

曹昂、司马懿等人的目光不约而同的落到了广都。

“广都已经易手十天,赵韪军于两日之前,刚刚转运了一批粮食入营。粗略计之,应有五、六千石之数。节约一些的话,应该可供全军下食用四、五日。”

阎圃叹息一声,如果曹昂他们能早半个月入蜀,赵韪恐怕只能束手就擒。

可现在赵韪获得了左幕军的补给也就罢了,两军相距不过三十里,随时都能得到增援。

张卫和阎圃可不敢想象一日之内就能攻破赵韪军大营,并将其彻底击溃了。

“若是要攻打赵韪,最佳之策便是让刘季玉出成都,切断左幕军增援赵韪的路线。”

张卫提起刘璋的名字,眼中闪过一丝怨毒:“只需他坚持个两三日,我等必能攻破赵韪大营。”

曹昂迟疑起来,没有回答,而是将目光转向了司马懿。

司马懿沉思片刻后,不答反问道:“如今汉中军所部,可抽调多少人马助战,战力如何?”

张卫迟疑了一下,在阎圃的暗中点头之下,如实答道:“现如今可抽调的部曲有道兵六千余人,南郑郡兵一万一千人,教兵七千人。”

张卫手底下的道兵原有七千,如今伤亡八、九百人,还剩下六千,南郑兵虽有一万八千人,但其中很大一部分沿途留守。

不过这次曹昂南下,给他们带来了不少援军。除了张鲁给的教兵外,还沿途替换出了不少南郑郡兵。

张卫在保证涪城、梓潼等要点的基础,凑出这一万多兵马,属实是不容易了。

之所以是一万多兵马,而不是两万多兵马,主要是那七千教兵若是拿来守城,还可以使用,可要是野战,那就真只是比民夫劳役强一些了。

司马懿默默计算了一下后,正色道:“两位将军,以懿之见,破赵韪当从速行之,切不可拖延,若是赵韪移营,与广都合兵,那万事休矣!”

曹昂心中惊讶,脸却是毫无异色:“仲达之意是……”

“从速发兵!”

司马懿斩钉截铁道:“不需南郑郡兵,只用道兵从征即可。”

司马懿的话让张卫感到疑惑,赵韪军好歹也有四万余众,而且大营更是经营了数十天,固若金汤,十分坚固。

自己生怕兵力不足,连教兵都算了。

这司马懿居然嫌弃兵马太多,一下子就削减了大半,连郡兵都不要了?

曹昂和阎圃却是听明白了司马懿内里的暗示,所谓兵贵神速,对于司马懿来说,战力不足的郡兵和教兵根本就算不可用的力量,反而是一种累赘。

故此,司马懿只要了勉强能够跟得曹军行动的道兵。

“将军,届时雒城黄权也会随我们一起行动。”

司马懿轻笑道:“黄权所部至少也有六千精锐,以三万虎贲熊罴击四万土鸡瓦犬,焉有不胜之理?”

阎圃迟疑的问道:“那……左幕军的支援该如何应对?”

司马懿面带杀气道:“一日而下,左幕军即便有心援救,也当无力回天。”

张卫、阎圃俱是大吃一惊,没想到司马懿竟真敢这么赌。

万一没能在左幕军增援之前攻陷赵韪,那他们的结果轻则损兵折将,重则全军覆没。

就在张卫和阎圃想着该如何劝说一二的时候,曹军将校们却是纷纷开口支持起司马懿来。

面色坚硬如铁,素来沉默寡言的曹纯竟然第一个开口支持起司马懿来。

“仲达所言,实金玉良言。昔彭城之战,项王回援楚都,一日夜行三百里,终有三万破五十万之壮举,高祖父、妻尽俘,几全军覆没。今以精骑突袭赵韪营寨,何须一日?纯请为先锋,愿立军令状,半日之内,必破赵韪!”

曹休亦按剑朗声道:“末将亦愿为先锋!赵韪军心涣散,其营寨虽固,却如朽木雕花。雒城距其大营不过六十里地,傍晚出发,昼伏夜行,佛晓突袭,攻其不备,必可一鼓而下!”

史涣、贾信、殷署三人也是主动请缨,彼此争相,看的张卫、阎圃目瞪口呆。

张卫突然有了一种明悟,或许正是有着如此旺盛战意,才能成为真正的虎狼之师吧?

曹昂站起身,当即决断道:“好,既然众将都赞同此策,那就依仲达之计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