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抖音小说-笔趣阁
抖音小说Douyinxs.com
抖音小说-笔趣阁 > 玄奇 > 重生八一渔猎西北 > 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当孟海的幕后老板行不行?

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当孟海的幕后老板行不行?

汽车五台,两台嘎斯六九,一台拉达,两台伏尔加。这些需要李龙支付四千美元。

羚羊角三千对,需要李龙支付九万元。

鹿角一千对,需要李龙支付两万块钱——是的,你没算错,两万。太便宜了。

皮子三千张,二十四万。

综合下来,李龙要给刘高楼三十五万人民币和四千美元。美元自然就是从白糖钱里面扣,人民币李龙直接给他转账。

还有老顾拉过来的七百公斤贝母和两百八十公斤野蘑菇干。

羚羊角李龙已经堆满两个房间,第三个房间也有一半了。

他打算再过五年,然后陆续出货。

毕竟眼下的价格,还不到出货的时候。

等玛县的轧花厂可以接受采棉机采的棉花的时候,他出一批羚羊角,然后买一台新采棉机回来。

毕竟国内到零八年之后才明令禁买卖羚羊角,这一段时间之前,还是可以合法出售的。

李龙虽然略懒,但并不是浑浑噩噩的人。他对自己囤的东西都有一定的规划,比如大部份玉石,他是打算在下个世纪一十年代之前出掉。

除了留存一些自己、家人、亲戚拥有之外,其他的就出掉。

这玩意儿代表着一种文化,但没必要拥有太多。

羚羊角之类的已经说过了,还有那些字画,也差不多在那个时候,除留一点儿,剩下的也会出清。

至于商业方面,收购站的模式最多也就坚持到下个世纪初,到时各行业细化,分出好多分支来,他这个收购站恐怕就很难开下去了。

主要是竞争肯定会非常的激烈,所以李龙现在就在布局,机械化农业包括现在孟海他们。

都是踏踏实实一步一步能走的路子,所以李龙不担心。

把控质量已经成了他的习惯,他相信以目前自己的人脉,加上上好的质量,不求搞个首富啥的,至少能稳定发展。

这一趟刘高楼依然要五十吨的白糖和一百吨的水泥。

刘山民那边没提其他的,他自然也不会多嘴。

不过李龙估计下一步鞋子、大衣之类的应该也会需要的。虽然哈加盟共和国有鞋厂,但这玩意儿能生产出来多少提供给本地人,真不好说。

毕竟南北疆还大量出产天然气呢,但北疆的天然气价格比沪市还要贵。

五十吨白糖依然是五万美元,一百吨水泥是两万美元。李龙每半个月稳定进账五万多美元,这是个非常庞大的数字(要给糖厂那边支付一万美元)。

李龙觉得依然不够,如果到时想买到大量合适机械,必须要有大量的美元,毕竟那时候卢布已经崩掉了。

刘高楼并不很急,所以这边慢慢卸货,他和李龙交易结束之后,就去招待所了——这趟过来的时候他们在奎屯兵站那里吃的午饭,所以就拒绝了李龙的请客。

车子、皮子和羚羊角、鹿角等物资卸下来之后,李龙觉得幸好这收购站足够大,不然还真装不下。

既然刘高楼不打算吃饭,那他就带着先卸货再装货。这回他不打算让梁双成和孙家强卸了,直接开着面包车去零工市场,把还在那里碰运气的十来个人都拉过来,让孙家强和梁双成指挥着他们把物资卸下来。

然后装水泥。

车子卸下来之后,孙家强和梁双成两个分开着车停到了前院。那里有盖起来的车棚子,能为这些汽车遮风挡雨。

目前还有两台车没卖掉,加这次拉过来的五台车,就七台了。

不过李龙不愁。他只是担心往后不好找类似的车了——因为一直有人要买车,李龙希望那边运过来的车子没啥大毛病。

至于车子年限他倒没怎么管,毕竟有些人希望买新车,有些人就希望买便宜车。

刘高楼告诉他,光阿拉木图那里就有不低于十万台车子,刘山民的生意已经拓展到了其他城市,所以车子问题,不需要李龙考虑——现在哈国那边,生活水平降级的人太多了,想卖掉车子改善生活的人大把。

李龙就放心了。

两天后,送走刘高楼,李龙这边略宽松一些,想着要多往四队跑一跑。

才去看看棉花地,就被电话给叫了回来,孟海过来了。

李龙看到孟海的时候,他的头发上还粘着一点水泥点子,衣服倒是换过了,不过看起来应该才脱离工地不久。

“活干完了,杨同志带着人也验收过了,说是合格。”孟海很兴奋,说道,“杨同志还说后面如果有类似的活,还会考虑给我们做。”

李龙笑了,他说道:“这是个好的开端,这个开局你们开的不错,以后应该会接到更多的活。”

孟海过来除了和李龙报信,还想着结了款之后,给李龙分一部分利润。

毕竟这工程是李龙帮他们联系的,他们可不是忘恩的人。

李龙却想着是另外一件事情。

他搞工程队,想和孟海合作的事情目前只是单方面的一厢情愿,还不知道孟海是啥想法呢。

不过既然想了,既然孟海来了,那他自然就得说一说。

“你是说你投资我们这些人,搞个工程队……”

“最好注册个公司。”李龙说道,“接下来闲了,最后能找个可靠的技术员,无论是高薪聘请还是从零工市那里捡漏,又或者找人挂靠都行。

现在的公司资质好办,办起来后,你们有修水渠、修闸门、修路修桥的经验,后面接活就好接。当然这只是我的想法,看你们自己……”

“那当然好了!”孟海自然清楚,如果一直在村子里,发展受限是必然的。

现在能接到活都是靠李龙,或者说以后相当长的时间都会是这样。

所以他们和李龙算是绑在一起的,李龙主动提出合作,他求之不得!

他为什么不敢主动提,不就是怕李龙拒绝嘛。

“那行,我现在是打算从苏联那边弄来几台机械,二手的卡车、铲车之类的,再看从国内买水泥搅拌车,这样的话你手里也有硬家伙,接活也硬气了。”

李龙说的这些让孟海觉得,他被大馅饼,或者大馕砸脸上了。

天降横福啊!

一个只有十来个人的工程队,和一个有卡车、铲车、水泥搅拌机的工程公司,能接到的活完全不是一个性质。

甚至于前者可能只能干后者捡剩下的外包活!

孟海不是傻子,自然清楚李龙对他们的重视——这些机械,把他们这些工程队所有人的家当全卖了,也买不起啊。

“不过干活我就不干了,主要干活还是你们。要请技术员,要注册公司,要抓技术、抓工程质量。”李龙说,“我提供资金支持,注册资金我来承担,接下来就看你的了。

老孟,我相信你,咱们合作,只要把工程质量抓好,公司以后一定能壮大,能赚更多的钱。”

孟海挺激动,当既表示,公司成立,他就负责干活,带着的工程队拿两成,剩下的都是李龙的。

李龙笑了,这老孟有点过于实在的。

孟海是这么算的。工程队目前真要注册公司,资金李龙提供,机械李龙提供,活是李龙找的,甚至于李龙还打算买个院子作为公司驻地。

他们就只是干活的,别说两成,拿一成都行啊。

有这么多机械,接活绝对能接大的。

利润肯定不会少!

李龙肯定是不能这么干,他不干活,出的钱虽然多,一开始还好,等接了大工程,赚了大钱,孟海可能不会有啥不满,其他人就不一定了。

所以他说他占六成,就是控股。

孟海不愿意,说他们拿多了,心不安。

他们可就是一帮子还没摆脱土地的农民啊,拿太多,过意不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