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抖音小说-笔趣阁
抖音小说Douyinxs.com
抖音小说-笔趣阁 > 玄奇 > 水浒开局在阳谷县当都头 > 第275章 来日陛下可上尊号,曰,天可汗!

第275章 来日陛下可上尊号,曰,天可汗!

天子翻看之间,岂能不喜?大喜之下,天子也说:“待你回去了,鸿胪寺自也备好礼物,你带去与你们皇帝就是……”

高庆裔微微躬身:“拜谢皇帝陛下。”

“说事……”天子手一抬,当真心情极好。

“再谢陛下,此来有两件事,第一件事,而今大金新定,处处衰颓,百姓百万之众,嗷嗷待哺,军队还在与辽人苦战,时值冬日,开春还早,想与大宋借调一些粮食,只待明年收获,自当归还!”

高庆裔如此来言,也看左右。

看那左右之人,大多好似有些意外,也有一个高大健硕的老臣眉宇稍稍在皱。

只管去看皇帝,皇帝立马就说:“要多少?”

皇帝如此来言,倒也没人惊讶,只有那高大健硕的老头童贯,眉头更是深皱。

“愿借五十万石。”高庆裔开口了。

如此,王黼也是眉头一皱,显然这差事又在他身上,他连忙去看天子。

天子倒是也微微皱眉了,王黼心下一松,还好还好。

却听天子说:“这般太多,怕是一时也筹措不来,这般,二十万石,如何?”

“陛下……”王黼心中一紧,连忙去看天子,上哪弄二十万石粮食借给女真?

天子摆摆手去:“无妨,盟邦有难,岂能坐视不理?”

高庆裔似也没想到,他立马当真点头:“拜谢大宋皇帝陛下!二十万石,燕云各州府,便就凑得出,如此倒也少了从中原运送之靡费,如此两国皆不为难,更解大金盟邦燃眉之急,大宋果然礼仪之邦也,待盟友如待兄弟,只待来年,一定还来!”

“再说第二件事!”天子大手一挥。

“再谢陛下,这第二件事,就是要与大宋议定,双方不可收留各自逃民,大金拢共不过百万民众,新定之国,立国之本也,还望大宋皇帝陛下应允!契丹本就人多,而今死而不僵,若是大金立国不稳,也怕契丹来日卷土重来,还请皇帝陛下体谅。”

高庆裔着实是礼节周到,姿态极佳。

天子倒也点头:“这事何难?我大宋万万之民,多几个也无甚用处,自也不会去引诱盟邦之民归附,应了就是!”

高庆裔似乎也没想到这一趟来会如此顺利,顺利到几言几语就搞定了差事,本还以为会很艰难,乃至还带了无数的钱财宝物,准备满朝堂的诸公都走动走动,没想到,用不上了……

那便只管躬身行礼就是,连连拜谢,这事一成,着实是解了燃眉之急。

谢来谢去,谢罢几番,天子大手一挥,高庆裔躬身退去。

在场诸公,自是有人不在乎,有人脑袋疼,有人笑意盈盈。

天子最是高兴,这般感觉,其实极好,有一种老大哥照顾小兄弟的感觉,岂能不是成就感?

却是王黼皱眉来说:“陛下,盟邦有难,自也当帮衬一二,只是……只是……二十万石,岂不太多?”

“燕云州府,就可凑出来,倒也算不得什么……”天子如此一语。

王黼连忙来说:“陛下,这倒是不假,只是……若是这般,那燕云官员的俸禄,军队的粮草,岂不难以就地发放?还当从河北运去,也是靡费……”

天子倒是刚才没想到这些,此时明白了,微微一沉,却是又说:“我知此事为难,但你不知其中深意!”

“还请陛下教诲。”王黼一语来。

“女真乃蛮夷而起,初次与大宋真正打交道,他们许还不知我大宋是哪般之国,不知我大宋何等国富民强?若是些许小事,抠抠索索不允,不免叫盟邦看轻,以为我大宋也是羸弱穷困之国,此乃国力展示,如此,来日女真就知晓大宋乃是庞然大物,他不过蕞尔小邦,岂能不允之?”

天子说得认真非常。

有没有道理?还真有些道理,王黼一时听得好似有些难以反驳,甚至觉得有些对。

天子再言:“此番借粮去,女真便更是欠了人情,我为泱泱大国,万万之民,他为蕞尔小邦,不过百万人众,只待他们当真知晓我大宋仁义仁德,岂不拜服?来日许还可封赏其主,蛮夷之人,自也会心慕王化,读我诗书,听我教诲,如此,岂不是美谈?”

王黼越听越觉得真有道理,好似勒紧裤腰带,给这二十万石粮,不是什么大问题!

童贯频频在看天子,他心中有那么一点忧,想的也是来日可能要翻脸之类,但此时一听天子之语,好似也觉得多少有点道理。

自古,蛮夷之辈,就没有不心慕王化的,就说大唐,契丹本也蛮夷,但心慕王化,所以成了大唐驱策之犬马,如契丹这般在大唐驱策下的蛮夷,昔日里多了去了。

如今大宋威势如此,自也当与大唐一般,包罗万象,万国来朝……

真说女真,不过几万之众,男女老幼加在一起,许也不过十几二十万人,如今新定,麾下之民也不过百十来万,连党项都不如……

是当格局大一些才对,当有盛唐之心!

这世间的道理也奇怪,怎么说都可以有理。

王黼躬身一礼:“还是陛下高瞻远瞩,谋划深远!是臣愚钝,未想到这一层去。”

天子摆手去:“王卿也不必妄自菲薄,朕自是多想一些,王卿来日多学,自也就能想到这些去。”

童贯忽然躬身:“许来日,陛下可上尊号,曰,天可汗!”

童贯是会的,他从来都会,有机会就要说几句,如此才受圣宠。

天子喜笑颜开,也还要问:“太师以为如何?”

蔡京一语来:“只要覆灭党项,女真之事,自就手到擒来,自当前来受封,万国来朝之事也在不远,尊号天可汗,自也不在话下!”

如今之局,若真这么去看,蔡京之语,好似也没什么问题,是这么回事了。

王黼知道自己慢了,得追一追,更是一语来:“不免来日,当往泰山封禅,以敬告天地神祇!”

天子站起身来,那自是意气风发,威严如山,却也含笑一语:“速拟圣旨,着苏卿速速进军,速战速决,覆灭党项!”

王黼躬身:“遵旨!”

京中圣旨就拟,快马飞奔。

只是苏武不在军中,而在黄羊平,他甚至已经看到了毛乌素沙漠那连绵不断的沙丘,风一吹来,天地皆黄。

苏武正也头疼,刘光世已然去了几日,也不知到没到大同,这不是苏武头疼之处,苏武真正头疼,是他连连在派游骑东去,他想知道党项李良辅之军,到底在何处,却是迟迟收到不消息。

安庆泽杀戮两三万人去,得马五六千,此时在沙漠边缘黄羊平,又杀七八千人,得马两千。

到得此时此刻,苏武得马,就已然到了一万四五千匹,虽然老弱皆有,但青壮良马,也在万匹左右。

财是在发了,但此时还不算,得安安稳稳把这些马带回去,才算真发了财。

苏武满心都是马,与女真对战,没有马,苏武信心严重不足,他也想过许多事,比如火器。

一直以来,苏武着实是时间紧迫,不是在这就是在那,其实真算起来,苏武崛起,也不过短短两年左右,才堪堪算是稳住了自己的局势。

头前回去那一遭,他也抽空见了一下轰天雷凌振,也交代了火器之事。

真正问过此事之后,苏武才知道此事之难。

头前,苏武不免以为自己只要给个火药配方,便是万事大吉。其实不然,这个时代的黑火药配方,已然很先进了,什么一硝二硫三木炭,它其实早就大差不差了,北宋末年的火药,早已崩得噼里啪啦的……

若是火药配方还想再进步,苏武有些了解,那是精确到小数点后面两位的配方,且原材料的纯度是个大问题……

这都是其次,这些是可以慢慢试出来的,此时凌振的差事就是在试验各种配方的差异,以选出最好的那个配比。

真正麻烦的事,是如何造出无缝的钢管,这个钢该是什么含碳量?要怎么确保工艺精准,也要试。

还有更麻烦的,那就是枪管如何做?

只道是如何?其实苏武知道,枪管只有一种加工工艺,那就是钻,一根实心钢棒,然后从中掏空,炮管也是如此。

铸造之法,只能造一些的厚重火炮,管壁又厚又重,威力也还是一般般,更不谈什么机动能力。

这又该如何加工?大规模加工的工艺如何?

乃至,这个时代,并不是没有火枪火炮一类的武器,不好用不堪用而已。

要做出真正苏武所需的那种好用堪用的,要解决的问题太多太多,也好比还有火药原材料的提纯问题……

都是问题,都需要大量的时间与金钱,还有人力物力。

苏武没这个空闲,他得稳住一点什么了,他才有这个精力去做这些事,比如稳住什么呢?

那就是搞定党项,稳住女真,如此,苏武才能把部分心思放在这件事上。

苏武头前把这件事想得简单了,而今,千难万难,不知多少问题,等着他去解决,且还真只能他去带人解决,全托付凌振身上,那也是不太现实的,进度必然慢得令人发指。

也说火枪更新换代,在历史上,它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但这事,不论多难,苏武心中也知晓,一定要提上日程来,要找机会去做。

只有把这件事做成了,所谓中国之千秋霸业,才真有可能维持下去。

苏武想得很多,座下的马匹在走,往东走,去找人,找党项大将李良辅。

头前却也有游骑奔回,苏武正望眼欲穿,打马去迎……

兄弟们,七千,来了!再努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