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0章 猪队友
“这是一件好事儿。”刘华嘿嘿一笑:“阿三家的人还有一个特别好的优点。”
“什么优点?”
“就是特别喜欢拉帮结派,当有一个人进入管理层以后,他就会把他的七大姑八大姨全部招到这个公司来,然后排挤走那些真正踏实肯干的员工,让整个管理层和技术层都充斥着这种夸夸其谈的人。”
刘华想起上一辈子那些阿婆主的比喻,忍不住笑了出来:“就好像蟑螂一样,当你在家里面发现一个蟑螂的时候。这就说明,在你家里看不见的地方,有一堆蟑螂,当你在欧美人的公司里面发现有一个阿三管理层的时候,慢慢的你就会发现,整个这个公司管理层慢慢的大部分都会是阿三家的人。”
“照您这么说,这种现象对我们应该是好事儿了?”
“绝对的好事。”刘华乐呵呵的说:“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二战的时候,意呆利已经充分体现了什么叫做猪一样的队友,现在又一个猪队友跟咱们的对手匹配上,你说是不是好事儿?”
“好生动的比喻啊。”李专家笑着说:“汉斯国当时被坑的不轻,你的意思大老美这回也捞不到好了。”
刘华点点头:“没有历史底蕴就是没有历史底蕴,咱们总能从历史中找到错误的范例,大老美还是太年轻了,不知道好歹,因为他们的历史里没有这样的经验,所以犯点错误也是在所难免。”
李专家觉得自己收获颇丰,笑眯眯的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我又有了不少研究方向了。”
这位李专家后来连出了几篇论文,主要是写阿三家人的性格,对于职场的危害。
可惜这种论文在咱们国内除了能博得喝彩,没有其他作用,因为咱们国内没有几家企业的领导人或者是阿三家人。
突然,小东阳有个新闻刷爆了网络。要是在微博时代,这玩意儿绝对要久高居热搜榜。
小东阳的多家企业。宣布暂停摩托车发动机的设计和生产,并且关闭相应的事业部门。
于是,不禁就有记者要探究了,为什么这些企业会关闭命脉一样的部门,经过深入挖掘,发现近几年来他们这些企业生产的所有发动机都是从种家进口的,他们是国内相关的生产线,早就关的七七八八了。
其实这在国际上压根儿不是什么大新闻,因为国际上摩托车行业里面早就已经心知肚明了,全世界近六成的摩托车发动机都是来自于中华家。
于是,就有相关的媒体发出疑问,这样的经营是否意味着垄断经营。
可惜刘华当初为了应对将来可能的国外垄断调查,早就把自己摩托车生产基地进行了拆分,甚至将大部分股权卖给了国有企业。
国内有一家公司,也是生产摩托车的,只不过这家公司是国有控股的,这就是所谓的肥水不流外人田。
为了应对国外所有可能带来的各种法律问题,刘华高价雇佣蒲伟给他在国外组了一个律师团队,所以说在这个时代就已经,玩外国法律,刘华可谓是第一人。
曾经就有人这么问过刘华,这几年咱们国家的产品在国外诉讼不断,为什么从来没有人向你们公司提起诉讼,尤其你们公司还是做高科技的,简直是捅大老美的命根子。
“很简单,以子之盾防子之矛。”刘华轻描淡写的说:“我真金白银的钱让大老美的律师团队为我服务,这钱可不是白的,他们比我自己都紧张我们公司的业务能不能继续下去。”
然而国内的媒体对于这件事那是狂观的态度,大肆宣扬着扬我国威之类的话语。
当然也有一些人表示担忧,他们的担忧并不是忧国忧民,只是纯粹的担忧,小东洋的发动机竟然都不生产了,用国内的发动机,这质量能够得到保证吗?
这些人的膝盖永远是那么软,他们永远不会认识到我们一直在发展当中,也许曾经我们的东西并没有那么好,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已经是全世界最好的工业生产国了。
有记者在在小东洋发布这个消息以后采访刘华:“刘院士,众所周知,太一集团是国内最大的摩托车发动机生产厂商,所以您们说的话比较权威,小东洋的摩托车发动机被我们生产摩托车发动机取代,请问有没有劣币驱逐良币的隐患?”
“你说话之前就不查一查吗,现在国内两大摩托车发动机生产基地,一个是我们太一集团的,另一个是我们太一集团参股的,用的都是我们的技术。”刘华摇摇头:“你问我这个问题,我当然要说,咱们的发动机是全世界一流的。”
“您这是否有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的嫌疑。”
刘华冷笑一声:“那你问这个问题,是不是有栽赃陷害的嫌疑,宣布这些消息的人是小东洋的资本家,资本家比你更清熟,怎么做对他们才是最有利的,他们要的是降低成本,而不是丧失客户。”
记者有点着急,刘华对他的态度则嗤之以鼻:“我怎么感觉你这样的记者还生活在大清啊,一点专业的精神都没有。”
后来,这个记者在报纸上对刘华大加讨伐,他不是专业的,找不到发动机的问题,于是他就批判刘华不具备咱们中华家人应该具备的谦虚谨慎的美德。
这就是典型的我跟你谈道德,你跟我谈法律,我跟你谈法律,你跟我谈情怀。反正就是聊不到一块儿去,但是不影响我对你大加批判。
不过他的地盘影响不了刘华的心情,刘华现在满含激情的投入到一项新的工作当中去。
江南造茶厂研究绞吸式挖泥船遇到瓶颈了,所以他们开启了召唤模式,召唤刘华这个大能来帮忙解决问题。
毕竟这个项目当初也是因刘华而起的。
等刘华到了江南造船厂时,才发现并不仅仅只有江南造船厂的人,达尼造船厂的人,还有全国很多研究所的专家也都在现场。
这是国之重器,所以要汇聚英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