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顺利的就见到他们老板杨建国,杨建国自然知道刘华的名字。他们多少沾一点钢铁行业的边儿。
前台一说刘院士到访,杨建国立马亲自出。
“刘院士,欢迎欢迎啊。”杨建国恭维的说道:“您能来我们公司,那真是蓬蓽生辉呀,欢迎您到我们公司来指导工作。”
杨建国身边还跟著一个人,看上去面相青涩,刘华依稀感觉有点印象,这傢伙好像叫杨子,不过现在还没出名儿呢。
“我不是来指导工作的,我是到贵公司来寻求帮助的。”刘华笑著说:“我们现在需要一批索具,技术標准非常之高,不知道贵公司能不能完成。”
“刘院士亲自来视察,那技术標准肯定低不了。”杨建国笑呵呵的说:“咱们上次去我办公室,边喝茶边聊,把咱们的技术工程师也给请过来,您有什么话亲自跟他说。”
到了杨建国的办公室,杨子忙前忙后的泡茶,准备水果。
杨建国一个电话就让技术工程师来到他的办公室,双方寒暄了几分钟以后,刘华把技术指標递给工程师。
“看看吧,我已经找了几个国有单位,都没办法生產。”刘华故作为难的说:“这批锁具非常的重要,技术指標容不得半点马虎。”
工程师看了看技术指標,挠挠头,又看了看,再看看杨建国。
“老朱,有话你就直说吧,不要吞吞吐吐的。”杨建国著急的说:“刘院士的事儿非常重要,咱们不能耽误他。能就是能,不能就是不能,买卖不成仁义在。”
“不是能不能的问题。”朱总工为难的说:“刘院士给我这个技术指標,和我们正在攻关的技术几乎一模一样。”
刘华和海军代表都是吃一惊,对视一眼之后,刘华赶紧追问道:“你们正在攻关的技术?你们为什么要攻关这个技术?”
杨建国想了想,索性放开了说:“大老美的一家企业向我们订购这种索具,他们说是要在国內建设桥樑,但是这么高指標的桥樑拉索,那时我们还真没有接触过,所以现在正在攻关技术。”
刘华看著朱总工,不露声色的问道:“那你们现在对这个技术掌握的怎么样了?”
“还欠缺一点点,半年时间绝对能拿下。”
杨建国欢喜的看著刘华:“半年时间,不知道刘院士您能不能等,別的不敢说,在拉索这方面,我们巨力集团的技术储备还是相当丰厚的,您只要愿意,给我们半年的时间,保证您不会失望。”
“那是自然,不过大老美竟然用这么好的钢索建桥啊?出乎意料。”
杨建国点点头:“是啊,我也诧异,我也做过咱们国家的桥樑拉索,完全达不到这个指標,所以下一步我们就是看能不能把这个技术做的更便宜一些,让咱们国家也能用上。”
刘华哈哈一笑:“没想到杨老板还这么忧国忧民。”
“那是应当的。”杨建国斩钉截铁的说:“咱是种家的人,爱国那不是应当应分的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