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刘华他们发射爆震发动机的纪录片,诸位都是航空界的大佬,一眼就看出这是一个发动机,但是他们更多的认为这是一个航天发动机,也就是火箭上用的。
看完了整个纪录片以后,这些大佬都是一头雾水,要是火,要说是火箭发动机吧,又感觉不太像,可要不说不是火箭发动机吧,这又不可能是飞机发动机。
这时候有位大佬看到了刘华,坐在旁边一言不发,想起来去年在帝俊实验室工作的经歷。
於是这位大佬一拍大腿:“刘院士,这是不是脉衝爆震发动机?”
刘华不动声色的点点头,但是会议室里可就炸了锅了。
作为航天界的大佬,或多或少都听说一点,有国內有人在做爆震发动机,但是並没有想到会这么快就投入实验。
而且看纪录片儿,这个爆震发动机的实验是非常成功的,那么就意味著他们下下一代主力战斗机的发动机有著落了。
“刘院士,你们走的也太超前了。我们第五代战斗机还没有搞完,你就已经把第六代战斗机的发动机给搞出来了。”
刘华笑了笑:“一万年太久,我们只爭朝夕。”
另一位大佬笑著说:“最近这几年,咱们的日子好过了,我们安逸了,把咱们以前穷棒子精神都给忘了。”
“有道理呀,一个民营的公司走到我们前面了,让我们这些拿著国家拨款,拿著纳税人钱的人汗顏啊。”
刘华玩笑的说:“那不是应该的嘛,我作为一个资本家,就应该不断的推出新东西,才有可能占领市场,所以我们的嗅觉和动作就应该比你们要快,比你们要准,我的方向策略如果错误了,最后的结果就只能是破產。”
刘华也没想到自己这句话的威力这么大,直接把楼给歪了。
有专家就托著下巴问道:“难不成我们这种研究体制终究赶不上欧美那种私营的军工企业吗?”
这句话一出,把刘华都给嚇著了,他赶紧摇摇头:“诸位可別瞎想啊,要知道,我们研究的可是国之重器,我觉得,应该以国家为主,民营企业为辅,这样双方形成一种激励机制才是最好的,像欧美那种研究体制,以私营企业为主,终究是要造成大问题的。”
领导咳嗽了一声:“好了,我请各位来,不是研究我们的研究方式的,而是研究这这颗脉衝爆震发动机的。”
做完领导示意,孙光明把数据打到屏幕上,各位大佬,立刻戴上眼镜儿,仔细的观看。
孙光明还有马山带著自己的助手给各位专家分发文件,上面有更为详细的內容。
一时间,会议室里面又陷入了沉寂,只听见沙沙的翻阅声,以及钢笔在纸上划过的声音。
刘华靠著沙发靠背闭目养神,领导也是耐著性子看著诸位专家,马山和孙光明两位马上就要扛上星星的人,则坐在一旁隨时准备给各位专家添茶加水。
不知道过了多久,有人嘆了一口气。
“终於看见希望了。”这位激动的说:“从我开始研究飞机那天开始,我们就跟在大脑美的屁股后面追呀,现在,我们终於看见反超的希望了,真要能抢到他们前面去,我也能瞑目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