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微国家石油公司率先察觉到压力,投入大量资金之后才明白,油田的复杂程度和运营成本远超他们的预想。
有限的作业时间让设备的利用率变得很低,而长时间的非作业期又得费大笔钱来防冻、防腐和维修。
歷经数年的努力后,挪微人终究不得不放弃,只得把股份卖掉,首先退出。
英格兰石油公司也没能找到解决办法,虽然他们在北海那片恶劣海域挺有经验,但里海的特殊冰情和更剧烈的温差让他们的老办法难以用得上。
经济形势持续不佳,英格兰石油也跟挪微一样,决定止损退出。
阿美利卡的埃克森美孚虽然坚持了更长时间,但看到盟友纷纷撤资,它也难以独自支撑,那就只能试著把股份卖给小老弟“阿三”的公司,想坑一把小老弟找补回来一点损失。
就在这个微妙的时刻,哈萨克表现出了对能源主权的重视,行使了优先购买权,把那部分股权又低价回购了回来,想再转手卖给其他买家。
但是眼瞅著几大石油公司纷纷折戟卡沙甘油田,其他石油集团纷纷摇头不敢跳进这个“泥坑”。
就在西方巨头纷纷撤资的当口,“刘氏矿业集团”却主动入坑,引来西方资本的纷纷嘲笑。
“刘氏矿业”集团董事长刘振邦亲自带队飞赴哈萨克,展开了为期三个月的艰苦谈判。
谈判桌上,刘振邦掷地有声地承诺:“我们不仅带来资金,更带来东大特有的超深井开採技术和极地作业经验。”
签约仪式上,哈萨克能源部长激动地说:“这是改变游戏规则的时刻。”
哈萨克將卡沙甘油田转手卖给了“刘氏海外”石油公司。
“刘氏海外”石油公司了25亿美刀拿下了卡沙甘油田的全部开採权益。
一公布,西方舆论立刻譁然,对此评价纷纷,有不少质疑和嘲讽之声。
欧美媒体大多觉得这次东大人在能源方面的投入算是个“高风险冒险”,甚至调侃说是“大价钱买了一块毫无用处的冻土。”
很明显,西方这些大公司遭遇挫折,表面看是技术上的难题,实际上却是缺乏全面解决方案的表现。
它们低估了在恶劣环境下保持大规模、连续性生產所面临的系统性挑战。
作为“刘氏矿业集团”的当家人刘振邦看得可不是只盯著那些潜藏的庞大资源,更多是把它作为保障祖国能源安全、扩大战略深度的重要筹码。
那些在外界被说成“烫手山芋”的资產,对刘振邦以及“刘氏”来说,却有望成为破解能源难题的关键机遇。
遇到西方的说法和天险阻挡,“刘氏海外石油集团”的工程师们可没有投降,而是用一场硬实力的技术攻坚,给所有的疑问一个响亮的回答。
解决卡沙甘难题的关键,还是得確保“全年不停”的生產稳定。
面对恶劣的海况,“刘氏海外石油”公司专门开发出了专用设备,为了卡沙甘油田,设计了一款大型抗冰耐寒的浮式生產储卸油平台和自升式钻井平台。
这些巨型傢伙就像海上的钢铁堡垒,能够顶得住里海狂暴的浪头和冬天厚重浮冰的袭击。
“刘氏石油”团队入卡沙甘驻后,立即展开了一场技术革命:採用模块化施工將工期缩短40%,运用数字孪生技术实现远程监控,更创新性地在里海搭建了浮动式採油平台。
核心亮点在於“刘氏海外石油”石自主研发的温控系统,冬天时,强大的保温设备保证设备在零下40度的严寒中依然正常工作;
到了夏季,封闭的舱室为工人营造出一个安全舒適的操作环境,彻底摆脱了在户外暴晒的难题。
这批特种船舶构成的海上工厂群,实现了从石油开採、初步处理、储存到外输的一体化作业流程,把以前每年只有5个月的“黄金时期”奇蹟般地延长到全年365天,实现全天候不间断运行。
第一口试验井投產当天,日產原油就突破了3万桶,创下该油田单井產量新纪录。
源源不断地原油不间断地从地下涌出来,这流淌著的就是巨大的財富。
一时间,怎么將这些“財富”输送回东大又成为难题。
这也难不倒“勤劳”、“勇气”、“智慧”、“果决”的东大人。
在陆上运输方面,戈壁荒漠的严酷条件也是个大难题。
为了应对这个挑战,东大与哈萨克合作打造了能源动脉,也就是东哈原油管道。
这条跨国管道就像一条钢铁巨龙,跨越上千公里的荒漠和冻土区,真是壮观极了。
东大“刘氏基建集团”公司的工程师们顶住了白天黑夜巨大温差带来的材料应力压力,成功解决了沙尘暴侵蚀和永冻土层施工的难题。
管道一建成,卡沙甘的原油就能源源不断、稳妥高效地直达东大西部的炼厂,既避开了传统海运中的马六甲困境,也大大降低了运输的风险和费。
可以感觉到,“刘氏”方案的亮点就在於它巧妙融入了国际合作的智慧,“刘氏海外石油”不只是简单接手而已,而是作为卡沙甘项目的关键股东,深度参与联合作业公司的运营决策。
藉助“刘氏海外石油”在供应链管理、成本控制上的强大实力,以及“刘氏基建”大批高素质的工程队伍,项目的整体运转效率和经济效益得到了明显提升。
技术的强大转化成了令人咋舌的生產数字,第二年油田的產量已经达到將近900万吨。
到了去年上半年,油气当量的產量就已经突破了1500万吨。
截止到2002年7月初,卡沙甘油田的累计產油量已经突破了10亿桶的大关。
目前一期工程的產能很稳定,年產原油达2000万吨,天然气也达到150亿立方米的规模。
二期和三期的提升產量工程,以及北里海新区的开发计划,都在稳步推进中。
“刘氏海外石油”在卡沙甘的成就可不是偶然的,它就像一块关键拼图,融入东大打造多元化、坚韧不拔能源安全网的整体战略当中。
这条陆上能源通道,不仅巧妙地缓解了传统海运路线可能遇到的地缘风险和“马六困境”,还为东大经济这只大船增添了一道坚实的能源安全保障。
卡沙甘油田的持续供油,为东大工业系统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每年输送几千万吨原油,就像为东大开启了一座可以开採几十年的“海外大油田”,大大缓解了对外依赖太重的担忧。
而“刘氏海外石油”当年的豪赌,捡漏了卡沙甘油田,也迎来了逆天的回报。
当年那些撤资的西方石油巨头们,纷纷把肠子都给悔青了,现在掉过头来想要分一杯羹。
但是面对同样是矿业巨头的“刘氏矿业集团”,一时间找不到突破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