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抖音小说-笔趣阁
抖音小说Douyinxs.com
抖音小说-笔趣阁 > 都市 > 1977:开局相亲女儿国王 > 第七百七十二章 我需要你回国!

第七百七十二章 我需要你回国!

听到李长河问他的资金,刀疤没有隐瞒,毕竟他的起步资金都是李长河给的。

“目前我个人手里只有六百万加元,整个组织内部,大概有五千八百万加元,另外还有五百万左右的美元。”

刀疤思索了一下,报出了一个价格。

李长河点点头,随后继续问道:“你这边,现在的产业收入主要依靠什么?”

“收卫生费,外加抢!其实欧美这边,最赚钱的生意还是毒,但是我们不碰那个。还有就是你给安排的赌厅。”

刀疤沉声的说道。

刀疤他们目前收入其实不算多,唐人街的卫生费也就是相当于保护费,其实是没多少的。

他们真正的来源大头其实还是抢,抢越南人,抢韩国人的钱。

“我这次来,就是为你准备一条财路。”

李长河拿出了一张纸,面用英文写出来了一套简单的方案。

“我想这两年,你应该手里有合适的商业人选了对吧。”

刀疤点点头:“这两年,培养了几个,应该是没太大问题的,一家老小的命都在我们手里攥着,只是单纯的让他们运行公司,水平也一般,有的还亏损。”

“先去类似维京群岛的地方注册公司,然后把这笔资金,先转移到东京,到那边先在东京买房地产,然后等到八七年以后,再投入到东瀛的股市。”

“这是资金的操作顺序,但是记住,这不是核心。”

“接下来,才是最重要的核心,你在这边,要跟湾岛的人接触,我想温哥华这边,一定有很多湾岛社团的人对吧。”

“四海帮的人接触的多一些,他们不像竹联帮那样肆无忌惮,比较喜欢做生意,有过几次交易。”

刀疤沉声的说道。

李长河点点头:“总而言之,你利用他们的身份,把资金转入湾岛那边,然后下一步,就是在东瀛收购。”

“等之后,我会交给你一个名单,你到时候安排人,去东瀛,把这些企业收购,收购完成之后,把企业带到湾岛,然后在那边发展。”

“这”

刀疤有些迟疑,他不明白,收购了不应该带去大陆嘛,为什么带去湾岛?

李长河并没有卖关子,很快给他解了疑惑。

“米国那边,目前正准备对东瀛下手,肢解东瀛的经济,到时候,东瀛会有很多的企业因为经济过热而破产,但是这些企业,有的是比较敏感的,没办法直接去大陆投资建厂,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以湾岛为跳板。”

“国内那边正在呼吁跟湾岛进行通商,两边会逐渐的放开限制,到时候,你们再通过湾岛,把企业技术转移到国内,这之后,我会安排人收购或者说入股这些公司,把他们发展壮大,懂了吗?”

李长河认真的冲着刀疤说道。

刀疤还是有些迟疑。

“必须得去湾岛吗?”

在刀疤的心中,那边可是敌人。

李长河叹了口气,随后轻声的说道:“就目前来说,能让美日都放心的华人地盘,只有湾岛这一个地方,港岛和新家坡都不行。”

“我让你购入的这些企业,到时候很多都是工业发展的技术企业,看似规模不大,但是不可或缺,也因此这种企业,属于那种有些敏感又不那么敏感的企业,需要东瀛的审核。”

“这个时候,购买方就很重要了,你加拿大的购买方放在湾岛,跟放在大陆,是完全不一样的概念。”

“除此之外,我可以再给你透露一个消息,你有没有关注到,前两天旧金山出了一场命案?”

“你是说,那个被竹联帮的老大杀死的那个作家?”

刀疤这时候迟疑的问道。

李长河点点头:“对!”

李长河说的其实就是江南案,1984年10月15日,竹联帮的吴敦和陈启礼,到旧金山,杀了一个叫刘宜良的作家,因为这个作家的笔名就叫江南,所以又叫江南案。

“这事怎么了?就是死了个作家而已,很大吗?”

刀疤有些不解。

李长河笑着道:“看来你对这件事情并不是太了解,那个刘宜良,是小蒋一手培养的特工,但是他为什么变成作家,就是因为他出版了一本书,大量揭露了两蒋过去几十年的内幕和劣迹,最重要的是,他其实是的线人。”

“所以他很重要?”

刀疤脸还是不太懂。

李长河点点头:“他个人不是很重要,但是他这个案子却很重要,他会成为米国撕裂岛那边政治生态的一把锋利的利刃。”

“我这么说吧,我估摸着因为这个事,米国在那边的扶持对象准备换人了,总而言之,岛那边即将开启党争,这里面出现的连锁反应,就是那些党派人士跟社团关系即将密切,黑金模式会成为那边的主流。”

“而一旦黑金政治出现,我们可操作的东西就多了去了”

李长河随后给刀疤明确说出了一些后世知道的操作,刀疤听的叹为观止。

“我明白了,这种事情这样说起来,确实我来坐更合适。”

有些企业,李长河的身份还真不适合去买,但是刀疤这种社团资金就无所谓了,反正就是大把的买企业投资转型,又是放在岛那边,相信美日之间都不会过多的去审查。

最重要的是,一旦米国肢解东瀛之后,真正适合工业发展的地带,其实就两个,第一个就是韩国,第二个就是湾岛。

工业区这东西,是需要地形和气候等多种因素的,不是说随意一个地方都能建工业区。

全球最顶级的工业区其实都集中在温带地区,其实就是源自于地形和气候的优势。

而亚洲这边,最合适的地方自然是国内,可是目前国内是得不到米国信任的。

东瀛的工业体量太大,大规模对外转移,一个韩国是吃不下的,那么剩下的最合适的地方就是湾岛,面积足够大,有平原又有足够的人口和工业基础。

事实九十年代韩国和湾岛的经济腾飞,都是吃了东瀛崩塌的红利,米国人把一部分归属于东瀛的工业产能放到了这两个地区,同时给与开放了部分米国市场,由此让两地快速的发展,迈入了发达的序列。

李长河本来想着,部分企业放到东南亚一些国家,像泰国或者新家坡的,但是泰国太远,新家坡太小,思来想去,还是放在湾岛那边更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