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抖音小说-笔趣阁
抖音小说Douyinxs.com
抖音小说-笔趣阁 > 历史 > 大汉小吏 > 第576章 樊千秋:什么?万永社有几十万子弟了?!

第576章 樊千秋:什么?万永社有几十万子弟了?!

起先,一半的市租要递交少府,三成用来发放各种私费,两成留在私社的公帐上。

可是,隨著分社数量逐渐增多,那两成留在公帐上的市租也成了大数,所以又上交了一成半,只留半成在公帐上以备不时之需。

这半成中的五成放在各个分社,余下的五成才递解到总堂。

樊千秋除了每月应拿的那几千钱私费之外,不会染指半分。

一是因为自己用不了那么多钱,二是不想落人口实—钱只是工具,而不是目的。

每年,万永社收到的市租已经超过了十亿,上交少府內库的有五亿,占大汉各种赋税一成—一相当於十个郡国的全部赋税地租。

充盈了国库,造福了民间,万永社在朝堂和民间都有著极佳的声望。

除了“整顿”万永社社务之外,樊千秋还对卫將军府做了重新安排。

如今,樊千秋的主要职责仍然在云中一线,所以卫將军府自然仍要留在云中,但为了便宜行事要在长安建一座“卫將军留府”。

按照以往的惯例,皇帝会再赐下一座衙署,专门给樊千秋充当留府。

但为了减少员额,节省朝堂开支,樊千秋主动上书请旨,把自己在长安住的安阳甲第和留府置於一处:前半部分直接改成前衙。

如此一来,安阳甲第便也恰好符合大汉府衙“前衙后宅”的成制了。

樊千秋受封之时,便下令改建了,如今只不过再次请旨,名副其实。

有了留府,自然又要有一班属官,樊千秋將当年留在滎阳当县令的龚遂徵辟回长安,担任留府司马。

至於空出来的滎阳令之职,则由过往在樊千秋手下当过滎阳县寺功曹的尹齐来接替,仍然是其亲信。

一些曾试用於昔日的属官,也跟隨龚遂从滎阳来到长安,填充到了卫將军留府之中,维持留府运转。

忙过这两件“公事”之后,樊千秋还有一件“私事”要忙—一等候正从安阳侯国赶往长安的李不敬。

李不敬如今是品秩百石的安阳国舍人一他曾在万永社当钱房,三年前被派往安阳,管理安阳宅第—一樊千秋在安阳的“別业”。

和关內侯相比,列侯的地位要尊崇许多,更有属於自己的“封国”。

但是,在诸侯王权力都被大削特削的背景之下,列侯的实权也不多。

只可享受赋税,不可治民,不能干预当地政事,不能任免长吏属官:实际管辖安阳的安阳相是六百石的朝廷官员,由尚书台任免。

就连安阳侯国里的安阳邸,樊千秋也无权居住,而是由安阳相使用,功能规模和各县县寺相差无几。

而且,列侯不只不能决定侯国长吏属官的任免,就连任免自己的“家臣”都有诸多限制,不可胡来。

一般情形之下,一个侯国最多只能有十个家臣,这些家臣都有品秩,可以在正式场合代表列侯言行。

可设家丞一人,品秩为三百石,管理列侯各处宅第內的財务、奴僕及其他日常事务,接收封地租赋。

有门大夫一人,品秩多为百石,掌管列侯各处宅第门口禁卫、宾客接待,多由列侯的亲信负责担任。

还有洗马一人,品秩亦为百石,负责起草文书,管理典籍,主持筹备种种祭祀礼仪,由儒生来担任。

另有舍人若干,並无固定品秩,负责处置列侯的各种杂务、出行护卫等,多是官员出仕的一个跳板。

这些家臣便是管理长安安阳甲第和安阳国安阳宅第的人手,任免全都要向宗正报备,不可隨意增刪。

就连私下把舍人称为“家丞”都会犯僭越之罪,一旦有人告发,轻则要受皇帝斥责,重则减封削爵。

除这些家臣外,其余人只能是没有官身的“门客”“奴婢”了,也许深受主君信赖,在外却无地位。

如今,担任的安阳侯家丞的人是简封,门大夫是屠个夸吕,李不敬则是分管安阳国安阳私宅的舍人,其余家臣也由过往亲信出任。

说到底,朝廷对列侯施行的仍然是“虚封实控、权归朝堂”的政策,可以多给钱財,却不可给权力。

当然,和关內侯相比,列侯名声更显赫,亦是担任“三公”和重號將军的必要条件,让人趋之若騖。

李不敬在安阳国的这几年,一面是接收安阳侯应得的税赋,一面是为樊千秋置產业,让钱再生出钱。

虽然他每个月都派人送信给樊千秋上报,但安阳国到云中城毕竟相隔了数千里之远,光用书信使者沟通,仍有许多难以言说的事。

所以樊千秋从云中出发时,便给李不敬送了信,让他速速赶往长安城,亲自向自己上报封地的诸事。

——

六月二十七午时,天气依然燥热,天空瓦蓝,唯有几团白云掛在苍穹之上。

刚刚用过午膳的樊千秋和林静姝,正在安阳甲第的正堂当中对弈一一下的並不是大汉当下时兴的六博棋,而是樊千秋带来的象棋。

这高大宽的正堂里也摆著冰块,还有几个奴婢在二人身后用扇子扇风,虽不能像皇帝的清凉殿那样凉爽,亦能隔绝外面的燥热。

不管前世或今生,樊千秋都不是一个沉溺於奢华享受的人,但身为列侯,不是他想“节省”便能“节省”,吃穿用度自然会提高。

他能做的便是对这些出力的奴婢门客好些,至少把他们当做人来看待,而非隨意宰杀的牛马。

一局终了,樊千秋和林静姝还未重新摆子,家丞简丰便带著一身热气走进了正堂,规矩地向二人行礼问安。

“主君,舍人李不敬来了,在院外候著。”简丰报导,这几年,这个当过亭长、乡嗇夫、社尉的中年人將家丞之责履行得很称职。

“哦?让他进来。”樊千秋说道。

“诺!”简丰答完,出门去通传。

“静姝,这次倒可以知晓你我的家业有多大了。”樊千秋两人相视一笑,便在榻上转过身来,隔著那张方案並肩而坐,面向正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