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抖音小说-笔趣阁
抖音小说Douyinxs.com
抖音小说-笔趣阁 > 玄奇 > 太医附身,我成了国医大师 > 第348章:陆长清接手

第348章:陆长清接手

循衣和摸床是神昏患者的常见无意识动作,其中病人手抚衣被,如有所见,称之为循衣;手常摸床,似欲取物,称之为摸床。

《伤寒括要》卷上:“循衣摸床,必兼见撮空及怵惕。肝主筋,肝热甚,故动惕也……仲景主下者,因其不大便也。若内无燥屎,而脉重按无力者,往往以大不气血而愈。此法外之变通也。”

沈金鳌《伤寒论纲目》:“王肯堂曰:循衣摸床,危恶之候也。有二症,一由太阳中风,以火劫病,因成坏病,捻衣摸床,此则小便者生,不利者死。一由阳明里热之极,循衣摸床,此则脉弦者生,脉濇者死也。”

《瘟疫论.补泻兼施》:“证本应下,耽迟失治,或因缓药因循,火邪壅闭,耗气搏血,精神殆尽,邪火独存,以致循衣摸床,撮空理线,肉瞤筋惕,肢体振战,目中不了了,皆缘应下失下之咎。邪热一毫未除,元神将脱,补之则邪毒愈甚,攻之则几微之气不胜。攻之不可,补之不可,补泻不能,两无生理。不得已勉用陶氏黄龙汤。”

《医宗金鉴》:“循衣摸床有二因,太阳火劫热伤阴,小便利生不利死,阳明热极热弥深,皆缘三法失成坏,脉实堪下弱难禁,虚实阴阳难辨处,独参六味可回春。”

这在中医上是很重要的一个特征,症状,从这也就可以判断出患者属于危重病情。

除此之外,方先生拉的大便为柏油样黑便。

这也是非常严重的一个特征。

正常人,是不会出现这种柏油样黑便。

根据刚刚脉诊,发现脉沉细数,舌光无苔,可以辨证出,热入血分,邪陷心包,阴血大伤,肝风欲动。

治法上应养阴清血分毒热。

陆长清先开一张药方。

“生地炭,藕节炭,地榆炭,丹皮,白茅根,白芍。”

除此之外。

还有犀牛角分二分,分两次冲服。

三七粉,滇南白药,服用。

蛇胆陈皮。

都是每日两次。

不过,让陆长清有些惊讶,孙逸鸿居然还知道滇南白药。

“长清,我告诉你,不但有滇南白药,还有滇南红药,滇南黑药。”

滇南白药是著名的中成药,由滇南民间医生曲焕章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研制成功,原名“曲焕章百宝丹”、“曲焕章万应百宝丹”。

滇南白药由名贵药材制成,具有化瘀止血、活血止痛、解毒消肿之功效。问世百多年来,滇南白药以其独特、神奇的功效被誉为“中华瑰宝,伤科圣药”。

滇南白药由滇南名医曲焕章创制,由独家掌握其配方并秘密配制。

清光绪六年(1880年)出生的曲焕章,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就研制出了百宝丹,那时他财年仅22岁,如此年轻的一个山村郎中是怎样研制出日后闻名天下的滇南白药的呢?

而那些流传于街头巷尾、茶楼酒肆的故事,相对于白药渊源本身来说,似乎显得更为神奇。传说有一天,曲焕章上山采药,看见两条蛇正在缠斗。过了一会儿,其中一条败退下来。这条气息奄奄的蛇游到一块草地上蠕动了起来。

此时,奇迹发生了,不一会儿,蛇身上的伤口变得完好如初。曲焕章等蛇游走后,拿起那草仔细辨认,他认定这草一定有奇效。

于是,综合民间传说和自己平时疗伤止血的经验,曲焕章终于创制出了百宝丹。

曲焕章原来是滇南江川一带有名的伤科医生,后为避祸乱,游历滇南名山,求教当地的民族医生,研究当地草药,苦心钻研,改进配方,历经十载,研制出“百宝丹”,另外他还研制出虎力散、撑骨散的药方。

但是,实际上,现在外面市场流通的滇南白药,和真正的滇南白药差别很多。

最让陆长清震惊的是,居然还有滇南红药,滇南黑药,他真的是闻所未闻。

当然,孙逸鸿在清末附身在王辅仁身上,他是知道滇南白药的,甚至当时燕京也有滇南白药,只是并不多。

至于对方说的滇南红药,滇南黑药,出现的时间更早,但是,市场上并没有,应该是早已失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