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后又打量了会儿沁柔显了怀的肚子,孩子啊!还是双生皇嗣,宫中嫔妃,还没有谁有这个福气。
不过这样纤细的身量,肚子其实也与正常怀孕的嫔妃差距不大。
皇太后也不是没瞧过别的妃嫔怀孕,远的不说,先帝八个皇阿哥、六个小格格,皇太后起码看了一大半的皇嗣出生。
有些养得壮些的,一个肚子就和她这个差不多大了。
“哀家瞧着,也是个好孩子。”皇太后自然不会说句不好,说句冷心冷肺的话,后宫是皇后在管着,跟她皇太后这个老人家有什么关系。
想着柔嫔封嫔这事儿的政治意义,皇后不免在心里叹了口气,政治啊!江山啊!这些东西,但凡牵扯上关系,就麻烦到能乱成一团乱麻。
想着先帝,想着太皇太后,又想到了玄烨。太皇太后在这上面跌了不止一个大跟头,夫君、儿子、孙子,一脉相承。
皇太后自认不是个聪明人,比起来宁愿过安生日子。
她就远远地看着,在康熙朝,做个被皇帝尊重、尊贵万分的吉祥物,就好了。这也是她唯一能为科尔沁做的了。
“皇后教导有方!”夸完了沁柔,皇太后又夸了皇后。她老人家也需要享受皇后的孝敬,至于皇帝的什么钮祜禄妃啊、柔嫔啊的,皇太后还是远远地看着。
六宫妃嫔、内外命妇皆归皇后统辖、教导,尤其后宫嫔妃,更是皇后娘娘直接管教,好与不好,都跟皇后扯上关系的。
夸一句柔嫔,皇太后也不忘拐着弯夸到皇后身上。皇帝心思重,比先帝更忌讳蒙古妃嫔,皇太后若是与一个后宫嫔位走得近些,还不知道皇帝又该怎么想呢!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吧!
皇太后自有一份生存之道。老太太在这个舒适圈里,就能过得很好。
“柔嫔规矩本分,人也聪慧,儿臣倒是没费多少功夫。”皇后略显谦虚,和皇太后就着话题话着家常。
“皇后有福。”听着皇后的话,皇太后又抽空看了沁柔一眼,“嫔妃们规矩本分,皇后能少操心了。”
“是,臣妾也以为如此!”皇后应道。
沁柔全程做一个吉祥物、工具人。
“嗯。”皇太后点点头,又再度道:“人哀家也看过了,便给哀家磕个头,哀家便带你们去给皇额涅请安。”
皇太后不会叫皇后在她寝宫拿捏妃嫔,后宫争斗,与她一个不管事儿的皇太后有什么关系。
人只要不在她的场地出错,外面就算打出狗脑子来,皇太后也懒得管。
一则,皇帝不是她亲生的,皇太后何必操那么多心;
二来,皇额涅和先帝嫡亲的母子呢!皇额涅倒是处处操心了,也没操心出个好结局来。
皇太后明白,她和皇帝,没那么多母子情消耗。
皇后闻言,眼皮子跳了一下,看向了沁柔,而沁柔则是即刻便规矩本分,磕头请安。道:
“嫔妾柔嫔哈达纳喇氏,请皇太后安,皇太后吉祥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