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万木春园区,这时候距离午餐还有一点点时间。
港商们下了车,也不往别处走,都站在一旁,眼巴巴地望着载有陈凡的车子过来,然后看着他们下车。
再就盯着陈凡不放了。
陈凡给了赵婉茹一个安心的眼神,径直走过去,笑道,“诸位,怎么不进去坐着喝茶休息?”
三十几人都不说话,要么看着陈凡打哈哈,要么对着霍先生使眼色。
霍先生则两手交叉放在身前,咧嘴笑着,就是不说话。
这些人过来的目的,可谓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霍先生肯带他们过来,就已经算是“有情有义”了,总不能还替他们开口,去找陈凡“请墨宝”吧?
虽然市面上没有一张青莲真人的墨宝成交,那只是因为他从不卖字画而已。
不像国内的那些书法家、书画家、国画家,作品都明码标价挂在那里,京城和上海荣宝斋店里的,标价一两百一幅。到了香港也不贵,翻个几倍、十几倍,喜欢上的就可以开价转让,价格都大差不差的摆在那里。
可青莲真人的作品确实不一样,他从来没有卖过字画,给其他人的作品,落款都有题字,说明了是给谁谁谁的,这样别人也不好意思出售或送人。
唯一一件没有写明给谁的作品,就是如今依然在京城荣宝斋的那副《仙莲图》,图中只有一株凭空而生的青莲,以及“万古青天一株莲”的题字,再加上青莲真人的印章。
就这么一幅画,当年霍先生就喊出二十万港币的天价,可荣宝斋依然不松口。
现在你们这些人想要找青莲真人“请墨宝”,那请的是墨宝吗?
参考当年霍先生的喊价,请的分明是价值不菲的宝贝。
这种事哪能让别人开口?
三十多个人,一张字画二十万,张口就是七百多万港币、约合一百万美元的人情。
哪怕霍先生自认面子足,也不敢轻易开这个口。能把他们都带来就不错了,还要什么自行车?!
陈凡见他们都不说话,也没捅破窗户纸,笑着做了个邀请的手势,说道,“这里也不是说话的地方,不如去楼上会议室,咱们坐着聊?”
众人一听,都附和着连连点头,一股脑地涌进了办公楼大厅。
分几次进了电梯,再到顶楼的大会议室坐下来,已经是十分钟后。
三十多个人,也只有这里才能轻松容纳下他们。
陈凡进去之前,便让赵婉茹几人都去各忙各的,只留了周亚丽作陪。
本来还想让姜丽丽见见世面,结果这姑娘一听这些人都是什么超级富豪、身家上亿等等,立马就犯了怕见陌生人的老毛病,扎着脑袋拽着赵婉茹的衣服开溜。
陈凡也没为难她,便准备只和周亚丽一起进去。
其实吧,别看这些港商都是富豪,就以为他们大多都会有古董收藏之类的小爱好,实际上是真没有。
就拿霍先生来说,除了一些很有意义的纪念品,比如64年李先生和伍先生联合签过名的请帖、广东人民医院送的“英东楼”纪念玉石摆件,还有上级给他颁发的证书、徽章、纪念品等等,那些所谓的“价值连城”的藏品,确实没几件。
可能最值钱的,就是他大女儿送他的那副价值百万的缂丝仿制“莲塘乳鸭图”。但这副作品也是代表了国内织造技艺的巅峰,依然是一件别有意义的东西。
再说李兆基,他最多的“藏品”,就是游历世界各地时收集的怀表,同样也没有收藏古董字画的习惯。
胡应湘更离谱,为了建虎门大桥,连股票、房子都卖了,等收回成本之后,转手就把虎门大桥的所有权上交。
古董字画?那不是浪费钱的东西么?!
这些香港首代华人富商们,大多都是起于“微末”,深知“树大招风”的道理,所以很少去搞那些花里胡哨、容易让人惦记的东西。
现在来请墨宝,也不是为了收藏,更多的还是源于对霍先生家里那幅字画的喜欢,以及两位本土风水大师的顶礼推崇。
古董字画他们都不在乎,但能“镇风水”的东西,抱歉,势在必得!
走到会议室门口,陈凡想了想,转身对着周亚丽嘀咕,“咱们的造纸厂有没有生产书画用的纸?”
周亚丽眨眨眼,小声说道,“你是说宣纸那种?”
陈凡点点头,“对。”
周亚丽继续眨眼,“所以你还不知道我们的纸厂有生产宣纸?”
陈凡瞬间瞪大眼睛,“啊?”
这里的纸厂生产宣纸?什么鬼?
经纬度都不对,怎么生产?
这个不是重点,关键是他们、啊不是,是我们哪来的宣纸药方?
宣纸制造最核心的东西就是药方,没有那个东西,哪怕给你看全套的制造过程,你回去也复制不出来。
周亚丽瞟了一眼会议室紧闭的大门,将他稍微拉远一点,小声说道,“我爸说的,说之前你还提醒过他,要多关注我国的传统独门技艺。
恰好去年年底我说要多建一个纸厂,他就让语风姐去了一趟安徽,只是稍微试探了一下,说可以给他们投资一百万美元,用来扩大生产、出口创汇,他们当地的领导二话不说就同意了,还敞开了生产车间给她去看。
从造纸流程,到宣纸的特制‘药方’,全都给了我们,语风姐拿到以后,又用一百美元月薪一个人的价格,从当地聘请了二十多个造宣纸的老师傅回来,只试验了几次,就造出合格的宣纸。”
说完还满脸可惜地摇了摇头,“唉,只可惜,老师傅们总说这里的地理环境不对,空气太潮湿、温度也太高,再怎么试验也不如安徽那边的宣纸质量好。
不过我们的纸出口以后,倒是挺受市场欢迎的,虽然这里的宣纸质量没有安徽宣纸的质量好,可是也没有差太多,但是我们的价格低啊。
所以现在这里的宣纸也是我们的一个拳头产品,创利能力很不错的哦。”
她说完还拍拍手,开心地笑道,“本来我只是想专门给甜甜造纸用,没想到错有错招,还能赚钱,这可是我独立操作的第一个赚钱的项目,真开心。”
她是真开心,陈凡却整个人都麻了。
小本子从清末到民国,先后两次将宣纸技术搞走,可唯独缺少了最关键的“药方”,始终无法复制出合格的宣纸。
一直到改开以后,他们才打着投资的名义搞到手。
没想到,这次让自己抢了先?
他是真没想到,只是想问问周亚丽,纸厂有没有合适的书画用纸,有的话就拿一点过来,省得不知道去哪里买,尽浪费时间。
结果竟然给他爆了个大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