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抖音小说-笔趣阁
抖音小说Douyinxs.com
抖音小说-笔趣阁 > 玄奇 > 四合院里的火车司机 > 第1133章 在路上,李爱国抵达大庆

第1133章 在路上,李爱国抵达大庆

第二天清晨,李爱国和陈雪茹是在刘大娘家吃的早饭。

饭菜是昨天宴席上的剩菜,也叫做折箩菜,重新加热炒制后,味道还不错。

何雨水一脸怪笑的看着刘地全和张春叶两人。

张春叶脸色羞红,连头都抬不起来,刘地全也有些尴尬。

“小叶子醒了。”

听到屋内传来孩子的声音,张春叶赶紧撑着桌子站起身,进到了何雨水的屋里,把小叶子抱了出来。

小叶子揉了揉睡意惺松的眼睛,冲着刘地全喊了一声:“二爸!”

张春叶一边给她打水洗脸,一边纠正道:“以后你要喊爸。”

小叶子瞪大眼,神情有些茫然:“娘,我有爸爸。”

张春叶的神情微微一凛,想要解释,却不知该如何开口。

刘地全站起身,接过小叶子,道:“春叶,我是小叶子的二爸,以后永远不会变。”

“小叶子,咱们上午十一点的火车,我等会带你去公园,好不好?”

“小叶子这辈子还没去过公园呢。”小姑娘抱着刘地全的脖子,发出咯咯的笑声。

吃过早饭,李爱国便骑上摩托车来到了前门机务段,一来是拜托周铁虎帮着刘地全一家三口买前往南方的火车票。

二来是准备前往大庆。

搞定这一切,李爱国本打算到大棚里摘点新鲜菜,结果看到陈教授和那几个教授正收拾铺盖,好像离开。

“陈老师,您这是?”

“是爱国啊,现在玉米种子已经下发到了各地,我们也得下去盯着点。”

李爱国脸色微微一变:“你们要到地方上?”

要知道现在铁道的农垦田遍布全国各地,区域很广。

这帮老教授要是挨个跑一遍,估计腿得跑断了。

“即使不能全部跑一遍,一些大的农垦田也得转一圈,咱们搞农业的,不能只坐在办公室里,只盯着试验田。”陈教授说着话,就扛着行李打算离开。

李爱国也知道陈教授这种老一辈农业专家的性子,也没多劝,只是联系了机务段,让他们派人帮着协调。

这阵子陈教授在温室大棚,帮忙改良品种,还制定了种植计划,帮了不少忙。

做完这一切,已经是上午十点多,李爱国开上大越野将刘地全一家三口送上了火车。

刘大娘原本想把小叶子留下来,张春叶却舍不得,只能等以后刘地全调回来后再做决定。

前往大庆那边的火车发车时间是下午三点钟。

跟以往一样,陈雪茹怀里抱着小东方,手里拉着小红升和小明微,她眼眶微红跟李爱国挥手告别。

即使已经习惯了,但是每次到了分别的时刻,陈雪茹的内心还是一阵酸楚。

她觉得自己这辈子离不开这个糙男人了。

“回去吧,这次出差也就十多天的时间。”李爱国摇下窗户,冲着陈雪茹和三个孩子挥了挥手。

吉普车逐渐远去,最终消失在陈雪茹朦胧的视界中。

“爱国又出差了?”陈雪茹的情绪被一道声音打断,扭过头去,看到是易中海。

“是出差了。”

陈雪茹感到有些奇怪,易中海平日里跟李爱国关系不好,为何会如此关心李爱国的行踪。

易中海也没解释,只是笑了笑便离开了。

李爱国出差了,四辊卷板机的操纵员刘师傅也请假了,计划可以开始了。

易中海拢了拢衣领子,迈着四方步朝着轧钢厂走去。

****

李爱国这次带了野生汽车专家和工作室的另外两个技术员。

因为双头驴磕头虫现在已经被定为涉密设备,还需要人护送。

前门机务段派遣了周克带着几位铁道派出所同志跟随。

从京城到大庆没有直达列车,需要先前往锦州,再从锦州坐火车到萨尔图火车站,最后还要通过汽车转运。

双头驴磕头虫为了方便运送,拆成了配件,装进木箱子里,因为体积比较大,火车额外挂载了一节车皮。

车皮内没有座位,木箱子占了一大半空间。

周克找来一些破麻袋铺在地上,几个人席地而坐,还能玩扑克牌,倒也算是自在。

唯一郁闷的点就是方便的时候,必须要把握好角度,要是迎风的话,会撒一身。

周克就吃过一次大亏。

抵达锦州火车站后,李爱国找站点的同志办理转挂了手续,车站的职工们帮忙将车厢挂在到了前往萨尔图的火车后面。

“火车预计半个小时后出发,你们可以先到食堂用餐,火车上不提供食物。”车站的工作人员好心提醒。

由于此行也算是执行铁道部门的任务,李爱国带了介绍信,无论是乘车还是吃饭都不需要钱和饭票。

本着不浪费的原则,李爱国几人到食堂用了餐。

食物虽简单,就是馒头,大白菜啥的,胜在是热乎饭,吃得浑身暖洋洋的。

抽了根烟,看时间不早了,便晃悠着回到站台上打算上车。

刚走到火车前,就看到几个年轻小伙子围在了挂在车皮跟前。

“同志,这车皮那么空,能不能让我们进去啊。”

“是啊,前面的车厢都满了,连站的地方都没有了。”

乘务员显得有些为难,尽力解释:“这是运送设备的车皮,不归我们乘务组管,要不你们明天乘坐下一班车?”

听到这话,那几个年轻人有些着急了,有的还扯着大嗓门嚷嚷了起来。

留着偏分头,手上戴着梅手表的年轻人叫嚣得最厉害。

“我们可是来支援你们大庆的,现在明明有空位置,你们不让我们乘坐,这就是你们的待客之道?”

“王昆,你干什么,人家乘务员也是按照规定办事儿。”

其中一个扎着马尾辫的女同志应该是头儿,拦住了偏分头。

她笑着看向乘务员说道:“我们是从边疆来支援石油会战的队伍,我们的队友们已经开始工作了。要是再晚的话,我们就没办法完成任务了,同志,看在我们千里迢迢来到这里的份上,您就帮帮忙吧。”

这女同志的话也不是没道理,乘务员有些为难了。

这时候,看到李爱国几人走过来,乘务员连忙把情况解释了一遍。

这阵子大庆油田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石油大会战,全国各地的石油工人们都来支援,只是每天只有一趟到萨尔图的列车。

人太多了,连火车都坐不下。

李爱国看了看车皮里面,配件都装在木箱子里,外面还包了油毡布,也不用担心泄密。

周克也说:“就让他们上去吧,不要打击同志们的积极性。”

李爱国走过去,把那个扎着马尾辫的女同志喊到了一边,说道:“同志,咱们来自五湖四海,为了同一个目标走在了一起,互相帮忙是应该的,不过你们上了车之后,只能待在车皮的前半部分。”

听说能上车,马尾辫女同志兴奋的点点头:“您放心,我们3012钻井大队的同志都是守纪律的好同志。”

马尾辫女同志将李爱国的要求告诉了那些年轻的小伙子,大家伙都非常高兴。

上了车之后,也都规规矩矩的坐在车厢的前半部分。

火车开动,几个年轻的小伙子开始唱起了歌,倒是给枯燥的旅途增添了几分趣味。

李爱国这次带了不少书,趁着空档,斜靠在车厢上肝起了书。

突然,面前出现了硕大的石榴。

顺着那只小手看去,李爱国看到了马尾辫同志,正用忽闪忽闪的大眼睛看着他呢。

“领导,这次多谢你了,这是我们那里的土特产,石榴,味道很好的。”

李爱国接过石榴后,并没有掰开,而是直接丢进了帆布包里。

“真是个怪人啊。”马尾辫同志盘腿坐到李爱国面前,问道:“同志,你们好像不是石油工人吧?”

“你眼神真不错,我们来自铁道部门。”李爱国一边说着话,一边继续看书。

这姑娘却打开了话匣子,在旁边叽叽喳喳。

这姑娘名叫马兰,来自克拉玛,别看她年纪小,个子矮,身体瘦弱,却非常能干。

“在克拉玛油田那边,我是最年轻的工段队长了。”马兰觉得面前的火车司机有点小瞧自己。

李爱国合上书,眯起眼笑着说道:“如果我没猜错的话,你的父母一定是石油工人,或者是有亲戚在油田工作。”

马兰惊讶:“你怎么知道?”

“据我所知,油田招工对于身高和体重都有一定的要求,你明显不合格。”李爱国看向马兰的脚上鞋子。

那是一双“蓝光牌”鞋子,这种鞋一双要两块钱,价格很高,销售量却不错。

只因为它的底子很厚,还是坡跟,算得上这年月少有的增高鞋了。

只有熟悉石油部门招工“潜规则”的人,才会提前做好准备。

马兰下意识的往后面缩了缩脚,却又重新站好,坦然道:“我个头是低了一点,但是我的力气一点都不比男同志小,是招工的要求有问题,还要求体重,害得我不得不在衣服口袋里装一些石子。”

李爱国听到这个,不免对马兰高看了一眼。

能够想到这种鬼主意,这女同志不是一般人。

周克也竖起大拇指:“马兰同志,我愿意称你为女诸葛。”

“油嘴滑舌的家伙。”马兰冲着周克翻了个白眼,继续看着李爱国叽叽喳喳。

周克有些郁闷了,他怎么就比李爱国油嘴滑舌了?

难道帅气才是硬道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