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抖音小说-笔趣阁
抖音小说Douyinxs.com
抖音小说-笔趣阁 > 玄奇 > 四合院里的火车司机 > 第1100章 六缸柴油发动机发动机,易中海入选

第1100章 六缸柴油发动机发动机,易中海入选

为什么?

就因为工作室搞出来的产品畅销海内外,甚至到了供不应求的地步。

其他单位要想买到产品,就得到机务段来拉拉关系,然后早点买到山地摩托车。

买大越野不现实,那玩意太贵了。

当时就有几个领导来打探消息,因为涉及军工,都被挡了回去。

李爱国并没有着急,铲车的图纸和参数已经搞定,现在只需要严抓质量,再进行一些本土化改造就行了。

考虑这年代加油站很少,铲车是喝油大户,一脚油门踩下,油箱内直打漩涡。

李爱国还打算利用以前的卡车技术搞一款油罐车,既能军用,也能民用。

这年代已经有了罐车,铁道上就有专门的铁路运输罐车,不过主要用来运输盐酸。

油罐车的图纸,对于李爱国这种全靠自己努力成果的来说,完全没有难度。

在系统中费100积分,购买了相应的图纸。

在图纸上稍稍改动一番就可以了。

更大的油罐,采用的是分仓结构,防波隔板能减少液体晃动对罐体的冲击,提升行驶稳定性。

先把油罐设计出来,然后李爱国联系轧钢厂那边。

他们那边刚上马了一次卷压成型工艺。

轧钢厂李副厂长得知前门机务段要制造大罐子,显得特别感兴趣。

看到李爱国过来,便热情的拉住他的胳膊,把他让进了办公室内。

“倒茶,倒好茶。”助理倒上茶水后,李副厂长取出中华烟,给李爱国递了根。

“大侄子,又有啥好事儿了?”

“李叔,确实有点事情需要您帮忙。”李爱国将罐体的结构讲了一遍。

李副厂长跟听天书一样,摆摆手:“等等哈,我找点专家过来。”

李副厂长拿起电话通知了技术科,一会功夫后,几个老技术员赶了过来。

为首的那位李爱国认识,是负责钢板卷压工艺的陈工程师。

“罐体的容量需要达到三十吨,需要保证密封性,另外,还要有防静电的装置。”

听完李爱国的要求,又分析了图纸,陈工程师在一张草纸上写写画画,给出了答案。

“6毫米厚度的碳钢板材可以满足这个需求,正好厂里面刚安装好了一台四辊卷板机。”

“焊接呢?”

“我们有焊工车间,焊接后可以用高压气体试漏检测。”

“我看差不多了。”

李爱国又聊了几句,看到方案基本上妥当了,便站起身跟陈工程师握了握手:“这事儿还得麻烦老哥你了。”

“您太客气了。”

李爱国还要返回工作室,闲聊几句后便离开了。

易中海原本打算去厕所,看到李副厂长和陈工程师一块送出了办公室,立刻停住了脚步。

他很清楚,现在李爱国就是轧钢厂的财神爷,来到这里,肯定又有任务交给轧钢厂了。

要是别的事儿,易中海肯定是没指望了,毕竟他技术不出挑。

可是他跟陈工程师关系很好,也许可以想办法分块肉。

李副厂长叮嘱陈工程师一定要尽快把罐体造出来,不要耽误了前门机务段的工作。

“您放心吧厂长,爱国同志的图纸很详细,还制定了工艺标准,这任务没什么难度。”

陈工程师做了保证后,就打算去车间里挑选几位老师傅,先把样本造出来。

刚走两步,身后传来了一道声音:“陈老弟,忙着呢。”

陈工程师扭过头看到是易中海,笑道:“是易师傅啊,最近车间怎么样?”

“很好,很好,你也知道我的手艺,在车间里说第二,没有人敢说第一。”

易中海的脸色没有一点变化,自吹自擂了两句后,递出根烟:“陈老弟,是不是有什么支援任务?我一直想进步呢。”

“确实有个新任务”陈工程师迟疑了片刻,还是点了点头:“不过要上新的机器,你能行吗?”

“怎么不行,我可是七级钳工。”易中海拍胸脯子。

七级钳工确实算得上大师傅了,陈工程师接了易中海的烟答应了下来。

易中海总算是先进了一把,月底也能拿到精白面了,高高兴兴的回了车间。

几个师傅看出了端倪,询问道:“易师傅,听说咱们轧钢厂要造油罐,您是不是被抽调去了。”

“咳咳,低调点,名单还没有公布出来,咱们要低调。”

几个小徒弟连忙竖起大拇指。

“我早说过,师傅的水平在车间里数一数二,早该去支援了。”

“是啊,是啊,我昨晚上做梦,还梦到师傅立功了呢。”

“还有我,还有我”

易中海在吹捧声中,一边说着谦虚的话,嘴角却压不住了。

贾东旭搞清楚怎么回事儿了,眼睛一转,走上前:“师傅,这次每个老师傅都要带徒弟吧?你带我一个怎么样?”

“带你.”易中海本来打算拒绝,可是一想到那新式机器,心中一动,点头答应了下来。

“好好好,东旭,师傅等会就你的名字报上去。”

上午十点多,陈工程师带着一帮老师傅们进到了车间内。

他先让人讲解了四辊卷板机的操作流程,随后又重点讲解了安全规则。

“操作四辊卷板机必须三人一班,设立专门安全员,一旦发生故障,安全员需要马上停机,由机修车间负责修理。”

易中海听到这个,再看看那巨大的滚轴,忍不住摸了摸下巴。

他总觉得自己被人盯着看,扭过头去,正看得贾东旭朝着他投来了奇怪的目光。

两人的目光在半空中接触,旋即都有些心虚的分开来,两人连忙扭过去,当做无事发生。

“好了,操作流程大家伙都明白了吧,最重要的是安全,然后是质量一定要保证!”陈工程师最后又叮嘱了一遍,便开始安排钢材运进来。

车间内迅速忙碌起来。

巨大的钢板被卷进四辊卷板机中,就像是一张面饼一样,被随意弯曲了。

那些师傅和徒弟们看到这情况,都打起了精神来,再加上旁边有安全员,车间内按理说不会发生安全事故。

但是。

这种事儿,谁说的清楚呢。

李爱国并不清楚易中海和贾东旭都进到了四辊卷板机车间。

就算是清楚了,也不在意,因为此时他已经回到了工作室。

外面的值班人员将梁拉娣引进了办公室内。

“梁队长你好。”李爱国站起身跟梁拉娣握了手。

“爱国同志,我已经把大师傅们都带来了,也办了手续。”梁拉娣今天显得很精神。

“跟我来。”

李爱国起身将梁拉娣和一杆子机修师傅领到了隔壁的一个操作间里,这里当做他们的教室。

教学任务由野生汽车专家负责,学习的内容包括挖掘机的内部构造,各种易损件的维修工作等。

这些机修师傅修了一辈子的机器,挖掘机的构造虽然复杂,还是难不倒他们。

估计只需要个把月的时间,这批师傅就能结束培训,介时跟第一批挖掘机一起奔赴地方。

他们将在地方上的农机站一边维修挖掘机,一边培训修理师傅,这将形成裂变反应。

要不了几年,国内就将建立一整套工程机械维系体系。

就在李爱国筹划国内的机修事业的时候,北猴子那边的阮参谋已经对特别行动团完成了培训工作。

这半个月内,这些头戴斗笠的大兵们按照《反直升机战术的手册上,进行了刻苦训练,并且进行过两次演练,到了实战的时候。

他将情况汇报到了上面。

傍晚,一道神秘的电波穿过重重密林,直达兰利。

五个小时后。

远在东南亚的一处基地内,一场紧急会议正在召开。

主持会议的是“34a”的特种作战行动的实际指挥官豪兹上校。

“先生们,珍珠港那边下达了最新的作战指令!”他叼着雪茄烟,一屁股坐到椅子上。(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