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面对罗俭这个人,冯远却没信心赢过对方,他曾经研究过罗俭的文章,明明对方都是用白话写成,更谈不上什么文采,但偏偏就是很吸引人,让人想要一直读下去。
冯远闻言脸色大变,甚至想骂朱棣糊涂,但却又不敢说出口。
“冯兄客气了,以现在的情况来看,想要让新闻报封杀那个罗俭基本不可能了,但我父亲对我说了一段话,我觉得很有道理。”
“这么说的话,似乎也有道理。”
冯远在客厅见到拜访自己的人,只见对方二十多岁,四方脸,身材高大,看起来颇有威严,这人名叫方乔,是国子监的学生,同时也是冯远的知交好友,之前方乔也曾经去新闻报社门前抗议过,但后来却被国子监叫回去了。
不过冯远并没有放弃,他将方乔的那番话给同伴讲了一遍,希望大家群策群力,共同想办法在文章上压过罗俭,这一提议也立刻得到了其它人的响应。
“所以啊,冯兄你明天就让人散了,然后让大家都想想办法,该怎么在文章上压倒对方,这才是战胜罗俭和新闻报的正确方法!”
方乔却开口鼓励道。
冯远立刻追问道。
方乔脸色凝重的回答道。
“令尊怎么说?”
“罗俭这个小人写的都是歪门邪道,终有一天,我会向世人证明,什么才是真正的好文章!”
没想到方乔见到冯远后,立刻一脸严肃的上前道。
冯远忽然向方乔问道,毕竟宫里发生的事情,一般人其实是很难接触到的。
“冯兄,陛下已经表态,如果咱们再去报社要求封杀罗俭,恐怕就不太合适了,所以我觉得这件事应该停下来了!”
“冯兄,你是京城有名的大才子,无论是才学还是见识,都远超那个罗俭,只要咱们愿意想办法,肯定能写出比罗俭更加吸引人的文章!”
方乔说到最后时,也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
于是第二天一早,冯远再次来到报社,但他却是劝同伴们离开的,毕竟皇帝陛下已经表态,他们再坚持也没用。
方乔直接说明来意道。
“什么?陛下他怎么会……”
方乔这时郑重的劝说道。
方乔低声解释道。
“原来如此,多谢方兄!”
“什么事情不妙了?”
“抗议的事咱们恐怕不能再继续下去了!”
于是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不但儒报接到的投稿量大增,新闻报也同样接到大量的投稿,有些脑子灵活的人,竟然开始模仿罗俭的文风,写一些新鲜的故事,估计是想用这种办法取代罗俭。
但这些人却没有罗俭的阅历,写出来的故事大都很一般,根本无法与罗俭相比。
也就在这时,朱棣终于对外宣布,永乐日报成立,大明第一张官方报纸也正式开始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