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情的难易来看,后者较为容易实现。
“如果用南明火打击道君阳魄化身,依旧会引发这种反噬本体的效果吗?”新帝问道。
“没试过,不清楚,不能保证!”
张学舟连连摇头。
公孙弘则是提及自己所针对的修士可能只有神通境的修为,阳魄化身术水准有限,以高打低导致反噬强烈。
“我知道了!”
新帝点头,脸上不喜不惊。
南明火这把刀能屠龙,但刀的锋锐度还需要磨一磨。
他有训练武將的上林苑羽林卫营,也需要培养一批擅长斗文法的官员,哪怕这些人只擅长南明火,放在关键位置上就是大杀器,足以剔除曳咥河圣地咒师风险,甚至让这些咒师有来无回。
他出宫时的脚步沉重,但回张学舟府邸时的脚步轻盈了数分。
如同一株迎著阳光生长的树苗,儘管存在种种不足,但新帝看到了希望。
行不行彼此过过招就知道深浅,至於这其中布局带来的效果则因人而异。
新帝必须承认自己和道君等人在实力上的差异,他通达唯我境的时间不长,难於跨一个大境界击溃对手,但他清楚了彼此的距离。
这种距离並不像景帝时代那样让人绝望。
若他的剑足够锋锐,又有南明火的强力克制,新帝觉得提心弔胆防守的绝对不会是自己。
这种时间不会太长久。
王朝制度较之宗门选拔人才优秀太多。
如同丞相府不断登门的门客,新帝想得到独特才能的臣子有几分碰运气,但打造指定的人才会很简单。
如果得知修行一道火术就能成为禁卫,而且这道火术入门的门槛並不高,会有大量修士求著学。
若这道火术水准高一些便能得到提拔,必然有人去钻研。
若只要修行出拳头大小的火术就能谋得一个参事等官职,成批人会趋之若鶩,最终会有优胜者选拔而出。
若能灵活运用南明火,这就是当下朝廷重梁,必然会被新帝委以重任。
新帝在回府邸时低语而谈,张学舟连连点头,公孙弘则是在一旁听得心中躁动不已。
公孙弘从未想过一道隨手参考学习的火术会如此重要,谁拥有这种火术,谁就能成为朝廷稀缺的人才。
什么大儒和治国理念都比不上朝廷刚需。
公孙弘此前寻思著转换链气术,从而让法力精深,现在的他哪还有什么心思。
相较於其他人,他属於当下儒家为数不多的大儒,他境界在儒家修士中首屈一指。
如果在儒家修士群体中对比修行南明火,排除掉董仲舒就轮到了他。
只要董仲舒不参与南明火术的竞爭,他修行南明火的水准必然属於儒家第一,也就必然会被朝廷重用。
但凡凶国圣地的竞爭依旧存在,修行这种火术的修士就是朝廷的依仗,並不会捲入朝廷纷爭漩涡,哪怕有一些犯错的行为也会被压下。
公孙弘两眼放光,迅速找到了在朝廷真正站稳跟脚的方式。
哪怕他修行了数十年的水术,还拥有了不菲的水准,公孙弘觉得自己也能为此转换术法的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