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是万万没想到,这两兄弟就这么急不可耐,竟然连一天时间都等不及就交手了。
此外两兄弟在对战之时驰骋疆场,皆是有着超水平的发挥。
怎么当初对付曹操的时候没看到你们这么勇?
耗子扛枪窝里横是吧?
几乎是在同一时刻,诸葛亮找到袁尚,张郃找到袁谭,都是劝两兄弟莫要再做让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
然而此刻的两兄弟都已经打出了真火。
就是他爹袁绍复生,也别想劝两人停手,更别说诸葛亮和张郃这两个外人了。
结果就是,袁谭无视了张郃的劝告,跟郭图商议再度进兵之事。
因为之前被袁尚的大将柴山给打怕了,所以这一次袁谭专程安排魏赤为将,领兵再攻袁尚。
袁尚一看袁谭来了,自然是信心满满,同样无视了诸葛亮的劝告,亲自引兵出冀州。
等到两阵对圆,袁谭和袁尚再次相互破口大骂起来。
结果便是旗鼓相当,不分上下。
最终还是袁尚沉不住气,想要亲自出战。
此时大将柴山便拍马舞刀,主动出战。
袁谭这一边自然是专程为了此战召唤而的魏赤。
魏赤到底是袁谭专门找来对付柴山的,不再像上一场战斗那般被打败的那些二三流武将。
两人足足大战数百个回合,从早晨一直打到了下午太阳落山。
只可惜柴山到底是在之前的战斗中被诸葛亮带过的,技高一筹的他在最后阶段将魏赤斩于马下。
袁尚趁机引兵攻下,袁谭再败,第二次逃到了平原。
这一次,审配和逢纪都劝袁尚不要撤退,进兵一路追至平原。
袁谭没想到这一次袁尚竟然追得这么远,抵挡不住的他在无奈之下只能退入平原,坚守不出。
袁尚这次下定决心要把总是跟自己争权夺位的这个兄长给做掉,干脆三面围城,日夜攻打。
一连数日之后,袁术找到了愁眉不异的袁谭,给他出了一个主意:
“今城中粮少,彼军方锐,势不相敌。
吾意可遣人投降曹操,使操将兵攻冀州,尚必还救。
彼时汝可引兵夹击之,尚可擒矣。”
袁谭一听袁术又要让自己投降曹操,不禁有些犹豫。
“若曹操破尚后不退攻我,为之奈何?“
袁术闻言不禁哈哈大笑起来,“甚矣,汝之不慧!”
袁谭闻言不禁一怔,“叔父何出此言?”
他觉得自己的想法没有问题啊!
假道伐虢、唇亡齿寒的道理他还是明白的。
如果曹操破了袁尚,返过身来再对付他,他又当如何应对?
袁术拍了拍袁谭的肩膀,对他说道:
“若曹操津击破尚军,我便可因而敛其军实以拒操。
曹军远来,粮食不继,必自退去。
我可以仍据冀州,以图进取也。”
“这……”
袁谭闻言不禁犹豫起来,听起来似乎是不错,可那真的能够顺利执行吗?
袁术见状不禁冷笑一声,“显思!汝身为我袁氏族人,怎可如此优柔寡断?
莫非汝得幽州军实,尚无力应对曹操否?”
被袁术这么一激,袁谭胸中豪气顿生。
对啊!
只要袁尚一死,自己就是当之无愧的袁绍继承人。
彼时自己顺理成章就能够整合四州之兵,像诸葛亮、张郃这些张绣留在河北的人马没有选择,只能帮助自己。
不要把他袁谭当成傻子。
张绣的目的其实他一清二楚。
不就是想利用他们袁氏将曹操拖在河北,不让他干扰荆州的发展吗?
所以只要到时候袁尚一死,诸葛亮等人根本别无选择,只能支持自己。
因为那个时候只有自己才能够举起反曹大旗!
想到这里,袁谭再不犹豫,重重点头道:“叔父所言极是!只是不知何人可为使?”
袁术微微一笑,“这便要问贤侄自己了。”
袁谭见袁术并没有借机为自己推荐出使曹操的人选,心中稍定,便以此事去询问郭图、辛评二人。
两人听说袁谭又想投降曹操,虽然觉得不妥,可眼下的情况他们能力有限,也的确是想不到其他好办法了。
听到干嘛这样追问人选,郭图想了想便推荐了辛评的弟弟辛毗,算是卖给辛评一个面子:
“辛评之弟辛毗,字佐治,见为平原令。此人乃能言之士,可命为使。”
袁谭又问辛评,不料他却沉默不语。
袁谭只当是辛评在避嫌,所以也没有多想,随即召见辛毗,眼见他对答如流,不禁十分开心。
于是亲笔修书一封交给辛毗,还专门派遣五百人将他护送出境。
此时辛评想要再劝,却已经来之不及了。
原来当初曹操任司空的时候,就因久闻阳翟名士辛毗之名,曾经征召过他。
只是那时袁绍正处于其势力的巅峰期,辛毗虽然心动,却听了哥哥辛评的话,拒不受命,而是跟着辛评继续为袁绍效力。
万万没想到,在经历了官渡、仓亭两场大战以后,原本占据着绝对优势的袁绍反而被比他更加弱小的曹操所打败。
事到如今,就连袁绍本人都死了,可以说是强弱之势异也。
如今辛毗虽然还跟着自己为袁谭效力,但是辛评却能够感觉到他对袁氏的忠心已经不像袁绍还在时那般坚定了。
如今郭图推荐他出使曹营,一旦曹操再度抛出橄榄枝,辛评还能不能像以前那样抵挡住诱惑就不好说了。
可惜的是,面对如今这种情况,他还真想不出什么其他好办法了。
偏偏袁谭还对弟弟的口才十分满意,这种时候他总不能说出“我觉得弟弟这次去了曹营十有八九会有去无回”这种扫兴的话,所以只能眼睁睁看着辛毗在五百人马的护送下离开了河北。
不过他也并非什么都没有做。
在送辛毗离开的时候,他再三叮嘱辛毗,此行莫要忘记北方的家人。
这就是在提醒他不要瞎妈巴搞。
以辛毗的聪明才智,自然会理解自己的意思。
然而无论是推荐了辛毗的郭图、同意了推荐的袁谭,还是再三叮嘱了弟弟的辛评都没有想到,辛毗不但完成了任务,而且还是超额完成了任务。
他首先向曹操分析了袁氏兄弟反目成仇的个中缘由,并建议曹操趁机出兵河北。
原本还对袁谭投降自己这件事情有所疑虑的曹操在听了辛毗的话以后,对他精辟的分析却心悦诚服,随即打消疑虑,直接出兵。
诸葛亮得知此事,不禁仰天长叹:“竖子不足与谋!大事去矣!”
和上次的袁绍暴毙时的情况一样,袁谭和袁尚这一对活宝兄弟再次争先恐后的为他秀起了下限。
一个没有本事,非要再三挑衅,等发现打不过的时候就去叫家长。
这个家长还是他老子的仇人。
另一个则是外战外行,内战内行,还非要把己方盟友赶尽杀绝。
诸葛亮只觉得自己心好累。
想想自己在河北已经坚持了整整六年之久,诸葛亮忍不住在心中说道:“主公,亮只能帮你到这里了。”
这两个队友实在是带不动啊!
如果不是张绣的基本盘在南方,他都想要劝张绣亲自来北方跟曹操痛痛快快打上一场了。
此时曹操放弃攻打荆州,返回河北的消息也通过机要渠道传递到了诸葛亮手中。
当得知刘表已死,张绣在庞统的辅佐下准备谋取荆州的时候,诸葛亮便下定了决心。
“也罢,便让某为主公再出一份力气!”
在张绣拿下荆州之前,他说什么也不会让曹操离开河北!
另一方面,当袁尚得知了曹军渡河的时候以后就急了,生怕冀州有失的他立刻引军还邺,又麾下将领吕旷、吕翔兄弟二人断后。
袁谭眼见袁尚退兵,不由心中大喜,便知道是辛毗出使有了成果。
果然,辛毗很快派人传来消息,说是曹操已经接受了袁谭投降,正在率领大军赶来的路上。
得到消息的袁谭心中顿时就有了底气,尽起平原军马追击袁尚。
逆风仗他不会打,顺风仗可是他的强项。
只是不曾想还没走上十里,只听一声炮响,却是前方左右冲出了两队人马。
正是袁尚专程留下的吕旷和吕翔兄弟。
袁谭被两人截住,倒也不惧,正准备和二人大战一场,却被郭图拦了下来。
袁谭不解其意,却见郭图微笑着对两人说道:
“昔日大将军在时,吾主并未慢待二将军。
如今袁尚假造大将军遗命,二位将军何从吾主弟而见逼吾主邪?
今吾主已得曹司空相助,那袁尚已是冢中枯骨,二位将军莫非还要继续自误否?”
郭图的想法是让袁谭收服吕氏兄弟,这样不但可以避免一场战斗,还能趁机扩大的袁谭的实力。
但他跟袁谭都没有注意到,当他说到“冢中枯骨”四个字的时候,袁术的眉头几乎要拧成了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