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抖音小说-笔趣阁
抖音小说Douyinxs.com
抖音小说-笔趣阁 > 玄奇 > 三国:在下张绣,有何贵干? > 第455章 明明是我先来的

第455章 明明是我先来的

他这样的人都能兵不血刃,不费一兵一卒拿下冀州,凭什么自己就不可以?

更不必说如今荆州七郡已经有两郡在己方手啊!

得张绣提醒的庞统如同醍醐灌顶,恍然大悟。

不行,自己不能再被动等待下去,还是要尽快行动起来才行。

想到这里,庞统觉得自己有必要在新野战事结束之前,跟刘琦、刘琮、蔡氏、蔡瑁、蒯良、蒯越等人物谈一谈了。

特别是蔡瑁和蔡氏。

有些事情主公不方便去做,那自然是需要由他这人去为主公分忧,不然还要谋士做什么?

就在众人都等待着新野战事和刘表丧期结束的关键时刻,新野那边的消息终于传到了张绣这里。

“曹操撤军?”

张绣一手建立的情报网速度总是比他人更快一步,不过当他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还是有些意外。

因为新野传来的消息是,赵云率领的援兵刚刚赶到新野城下,正好撞上了刘关张三兄弟主动出城作战,欲跟曹操拼死一搏。

于是陈宫便趁着这个机会定下了各个击破之计。

让赵云、张辽、黄忠、高顺兵分四路,针对曹军特点,在正面战场上让曹操承受了一场不大不小的失败。

高顺还顺便救下了刘备的家眷。

只是听刘备说什么吾妻子自有张张绣养之,吾勿虑也这样的话,张绣不禁有些汗颜。

刘表是这样,刘备也是这样,话说你们这些大汉王朝的宗室中人该不会有某种特殊的嗜好吧?

在赵云率领的援军在打败了曹操以后,也没有全部进入新野。

而是听从了陈宫的两面互补之计。

陈宫认为曹操远来,势不能久。

所以他建议赵云、张辽、高顺、关羽领新野和赵云所带步骑屯于城外,刘备、张飞、黄忠、陈宫将余众闭守于新野城内。

曹操主攻赵云,城内刘备便引兵击其背。

曹操若去攻城,赵云便可救于后。

这便是所谓的掎角之势,两面互补。

赵云自然是没有意见。

刘备麾下的担任谋士的孙乾、简雍、崔钧等人也认为此计甚好,于是就这样定了下来。

赵云和陈宫都不知道的是,在原本的历史上,陈宫和吕布被困下邳,陈宫也对吕布提出了两面互补之计。

可惜的是吕布没有听,最终葬送了能够打败曹操的最后机会,殒命白门楼。

只是接下来这一连数十日,这几位谋士便跟曹操麾下的荀攸、程昱、郭嘉等人斗了个不亦乐乎,互有胜负。

虽说曹操麾下的一众谋士到底还是技高一筹,让陈宫颇有独木难支之感。

但是是作为守城一方的张刘联军却也有着天然的优势,所以双方最终战成了均势。

对于这种局势赵云自然乐见其成。

反正张绣给他的任务自始至终就是拖延,为张绣谋取荆州争取时间。

哪怕有一天曹操北上返回河北,这个任务也不会改变。

曹操和刘备却是非常郁闷。

赵云领兵来援,带的粮草并不多,所以除了一开始几天,大军所需粮草都由新野提供。

这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人家都千里迢迢来救你了,总不至于连粮草都舍不得出吧?

但出归出,眼看着这些年的存货大量削减,刘备自然是心痛万分。

至于曹操则是比刘备更加无奈。

他远道而来,后勤补给比起防守一方的刘备更加艰难,况且自己这边可是有十五万大军。

每一天的消耗都是非常巨大的。

虽然此次南下没想着能够一举拿下荆州,但既定目标却是攻下新野及其周边县城,作为他日进攻荆州的据点。

没想到出师不利,他们居然就在新野这第一战直接僵持住了。

就在曹操在思考自己到底要不要将新野城舍弃的时候。

北方战场突然传来了新的消息。

此时没有人能够想到,便是这个消息,彻底改变了未来整个天下的格局。

“什么,袁谭遣使投降,欲引吾攻冀州?”

曹操听到这个消息的第一反应就是此事有诈。

袁谭是什么人?

袁绍长子,自己跟袁绍可以说是夙敌,他怎么可能会投降自己?

但在看完袁谭派来的使者辛毗送来的信以后,曹操不禁陷入了沉思。

因为信上说的是,在自己离开以后袁谭和袁尚两兄弟果然耐不住性子打了起来。

结果袁谭如今不是对手,所以就想到了投降自己,还愿意当带路党,引导自己去攻冀州。

他并没有立刻答应对方,而是先将来使留在寨中,随即召集文武官员商议。

程昱第一时间对此事表示了质疑:

“袁谭被袁尚攻击太急,不得已而来降,不可准信。”

吕虔、满宠二人同样表示了反对:“主公既引兵至此,安可复舍表而助谭?”

曹操皱了皱眉头。

之前自己离开河北的事情就已经说过,一旦北方有变,就要立刻返回。

如今机会来了,怎么能够放弃?

想到这里,他便朝着郭嘉望去。

毕竟当初离开河北就是他的语音。

不料郭嘉还没有开口,荀攸就说道:“三公之言未善。”

曹营中人知他性格,见他有话直说也不意外,皆以目光望之,等着他的下文。

却听荀攸继续说道:

“以愚意度之,天下方有事,而刘表坐保江、汉之间,不敢展足,其无四方之志可知矣。

反观袁氏,据四州之地,带甲数十万,今又有张绣佐之,若二子和睦,共守成业,天下事未可知也。

今乘其兄弟相攻,势穷而投我,我提兵先除袁尚,后观其变,并灭袁谭,张绣再无可借力之处。

如此则天下定矣,明公切莫失此良机。”

荀攸的一席话将曹操面临的情况分析的清清楚楚,恰好也跟先前郭嘉离开时的想法一致。

因而曹操大喜,便邀辛毗饮酒。

等到酒过三巡,曹操便向辛毗问道:“袁谭之降,真耶诈耶?袁尚之兵,果可必胜耶?”

曹操猜测辛毗既然能被袁谭派来当说客,肯定有其过人之处。

果然,听到曹操询问,他一开口就让曹操另眼相看:

“明公勿问真与诈也,只论其势可耳。”

“哦?”

曹操闻言当即拱了拱手:“愿闻其详。”

只听辛毗侃侃而谈:

“袁氏连年丧败,兵革疲于外,谋臣诛于内,兄弟谗隙,国分为二。

加之饥馑并臻,天灾人困,无问智愚,皆知土崩瓦解,此乃天灭袁氏之时也。

今明公提兵攻邺,袁尚不还救,则失巢穴。

若还救,则谭踵袭其后。

以明公之威,击疲惫之众,如迅风之扫秋叶也。

不此之图,而伐荆州,荆州丰乐之地,国和民顺,未可摇动。

况四方之患,莫大于河北,河北既平,则霸业成矣。

愿明公详之。”

辛毗一席话说下来,直把曹操听得心花怒放,忍不住拍案叫绝:

“恨与辛佐治相见之晚也!”

虽然对方是干嘛这样派来的人,但说的却都是大实话。

自己麾下那些想让自己攻打荆州的人看得都没有他清楚。

所以当天便下令,全军撤退,还取冀州。

不过这个时候刘表的尚在将死未死之际,否则曹操会做何决断就不好说了。

由于曹操走得实在是太过果断,刘备一方的人马也没有想到对方说撤就撤,结果等对面军营空了的时候曹操已经退兵数十里。

在追不追这个问题上,刘备麾下的谋士跟陈宫发生了分歧。

崔钧等人都认为曹操在这个关键时刻离开,肯定是后方出了问题,所以应该趁这个时候去追。

陈宫同样认为曹军肯定是遇到了问题所以才会离开。

但与此同时,他也认为以曹操的用兵之能,肯定会留下精锐部队断后。

贸然追击,只怕不但不能取得战果,一不小心反而可能遇到危险。

所以即使要追,也只能以轻骑兵和弓箭手骚扰为主。

赵云觉得陈宫的判断有道理,便安排黄忠和高顺去追。

刘备也觉得曹操安排了后手,让关羽跟着去帮忙。

最终的结果跟陈宫判断的一样,曹操果然是安排了精锐部队断后。

黄忠率领的弓箭手队伍虽然在一开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随即便不再去追。

关羽见黄忠和高顺都不去追,也觉得没有追击必要,随即返回。

又过三日,在确定曹操的确是离开以后,刘备这才放下心来,复又向赵云道谢救援之恩。

“皇叔不必谢云,此皆乃吾兄之意也。”

听到赵云的话,刘备不禁有些失神。

赵云在这次救援行动中的表现有目共睹。

除了个人武力依旧强悍之外,已经展现出了能够独当一面的大将风范。

刘备心里清楚,这说明赵云已经开始从将才向着帅才的方向转变了。

自己的二位结义兄弟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开始被他抛开了。

倒不是说关羽和张飞的实力不如赵云。

关键在于他们根本没有机会。

刘备对此信心十足,如果他们也能像赵云那样跟着张绣南征北战,成长速度绝不在赵云之下。

可惜这二人跟着自己根本没有能够发挥实力的机会。

自己军中也缺乏像诸葛亮、庞统这样的顶级军师。

更让刘备悲哀的是,他发现自从赵云跟了张绣以后,每次跟自己见面的时候就越发生分了。

是我先,明明是我先来的……

刘备的心中不禁再度冒出了这个想法。

就在他为此纠结不已的时候,刘表的死讯传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