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
他却完全忘记了一点。
任何国家的货币,其实有着一整套完整的逻辑存在的。
当初刚刚立国。
银钱自然不多,大家咬咬牙也就过了。
因为大家都很穷。
但是……
如果将这个时间线延长百年呢?
百年之后,一个有着二十余家从属国,十几家不战国的庞大国度,它的经济又岂是百年前相比的?
任何国度都离不开持续性的崩溃。
当一个国度,它逐渐壮大的同时,冗杂,也就成了必然。
这就造成,在整个明国历史上,真正能够称得上不贪的名臣,屈指可数。
为什么?
因为真的没钱。
以成化初年时的七品县令来说。
他的月俸平均一百多石。
折合现在的钱财,差不多是在两、三万左右。
是不是认为这个价格已经可以了?
但是七品县令可不是现代的一县之长这一个职务。
而是包含着兼任县司法局局长、县法院院长、县公安局长、县工商局局长、县税务局局长、县农业局局长、县教育局局长,还有水务、环保、劳资等部门!
如此多的部门,全都依靠他自己的那一套班子。
然后关键是,那一个月一百多石的俸禄,是要在保证县令自己一家生活下去的前提下,然后再处理完全县一应事物后,最好还是有所剩余!
这可能么?
就不说一名县令家一家的开销了。
还有县衙那么多人等着你吃饭呢。
你不贪,你怎么开支?
不开支,你指望人家吃饱了撑的,跟着你干?
没有人帮你,你怎么收租?
怎么治理县城?
治理不了县城,轻则丢官罢爵,重则直接砍头。
要是再有人仇恨你不作为什么的,到时候你就更加倒霉。
纵观历史,这片土地上独特的人文文化,从来都是讲究人情世故的。
就连在现在的鹰酱家,也还有着各种要小费的陋习呢。
更何况是在大明朝这样一个封建国家?
没有钱,你怎么武装军队?
指望那已经经过层层盘剥,十不存一的军费?
还是指望着那早在土木堡就被打断了的脊梁、毁掉了精气神的夺门之变?
这可都要钱!
然而没钱怎么办?
只能搜和杀!
为什么汪直能够成为权倾朝野的大太监之后,明明已经闯下了无数恶名,却最终得以善终?
是因为汪直是皇帝的人么?
扯淡!
是因为大家都知道,汪直是要打仗!
而打仗必然要花钱!
然而国库没钱,内库也没钱。
而明朝的经济又是一言难尽。
古代又有着各种重农抑商的措施,所以对于一名古代人来说,唯一能做的,就只有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