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军轻骑速度太快,自己的斥候轻骑快马也没比对方快多少,纵使有军情前来通禀也难以争取从容布置的时间,所以此番离开尼萨城向西撤退,他依照之前计策依旧设置了“烽火传讯”的手段,每隔一段距离便让一队兵卒登上山脉。
倘若唐军翻越山脉走波斯高原,则留下的斥候快马来报。
倘若与之相反,便点燃烽火为号。
唐军不会在尼萨城休整太久,无论翻越山脉去往波斯高原还是走雷翥海南岸这条路,这个时候应该已经做出抉择。
烽火讯号也快来了。
几乎是决定自己以及整支部队命运的宣判时刻,心中愈发紧张,连连默念着经文,祈求“先知”庇佑……
又走了一段,只觉得愈发寒冷,从马脖子底下取过酒囊拔掉塞子,往嘴里灌了一口烈酒。
耳边忽然传来惊呼:“城主,烽火!”
“咳咳!”
被酒水呛到,谢赫连连咳嗽面色涨红,扭头便见到不远处的山脊上冲天而起的烽火讯号。
“……‘先知’误我!”
谢赫大叫一声,只觉得天旋地转酒囊失手掉落,摇摇晃晃差点从马背上一头栽下。
“城主!”
几个亲兵赶紧伸出手将他扶住。
好不容易稳住身形的谢赫仰天长叹:“天亡我也!”
连“先知”都不能庇佑我这个虔诚的信徒了吗?
但此刻非是伤春悲秋之时,大叫道:“快走!快走!莫被唐军追上,否则死无葬身之地矣!”
整支部队都已经知道唐军追着尾巴杀过来,根本不用动员,骑兵、步兵、赶着马车的辎重兵都拼了命的加快速度。
谢赫又让亲兵传令:今日午间不歇息、不停驻、不吃饭,五日之内务必赶到泰伯里斯坦,依托坚城防御抵挡唐军!
将校兵卒们顾不得抱怨,都鼓足吃奶的劲儿跟在城主身后亡命奔逃,“泰伯里斯坦”是雷翥海南岸、山脉北侧的重镇,依山而建、易守难攻,只要到了那里配合城中守军定能将唐军挡住。
再不济也能阻延唐军……
……
王孝杰充当先锋,带领一旅兵马循着敌军撤退的方向一路追赶,他倒是不急于追上敌军将其围歼、剿灭,所以信马游缰心情很是不错,只是风有些冷。
一路上晓行夜宿紧紧缀着敌军尾巴,行军速度不紧不慢。
结果到了第三天,部队绕过一处山坳转折之地,面前忽然出现一大片密密麻麻的敌军。
战士们精神大振,整支骑兵部队无需指挥便默契的一分为三,左右包抄、中路直插,迅速扑了上去,顷刻之间完成合围。
敌人倒也干脆,发现唐军骑兵围而不杀、己方又无力遁逃,干脆蹲在地上抱头投降。其前方的主力部队非但没有回头救援,反而马不停蹄一溜烟儿的跑远。
王孝杰:“……”
说好的让谢赫当向导,该不会就这么被擒获了吧?
好在收拢俘虏之后发现其对中有数十辆大车,原来是谢赫部队负责运输粮秣的辎重兵,因急于赶到泰伯里斯坦所以白天根本不歇息,连拉车的马匹都受不了所以远远落在后边……
王孝杰忍不住乐了,如此之多的粮秣丢失,谢赫怕不是到不了泰伯里斯坦便要饿死了吧?
下令将这些俘虏身上的铁器全部缴械,然后分出一队骑兵押解其向后方交给薛仁贵处置,自己则在缴获之中搜罗了一些粮食、肉类,就在山坳背风之处暂时扎营生火造饭,整支先锋部队美美的吃了一顿,又取来雪水烧开倒入茶叶,给每名兵卒随身携带的用铁皮冲压的铁壶装满茶水,等全军上下都吃饱喝足,这才施施然上马不疾不徐的缀着敌人而去。
……
唐军不疾不徐边走边看风景,却苦了谢赫。
大食军队没有制作“干粮”的技术,平常时候大军出征都是带着一些肉干、炒米之类,在尼萨城一个冬天坐吃山空、毫无援助,肉早就吃完了,总不能将战马宰了吃肉吧?
走了没多久运输粮秣的车队便被唐军追上俘获,导致全军严重缺粮,只能一路忍饥挨饿匆忙赶路。
等吹着雷翥海上吹来的冷风马蹄踩着平整的原野,见到那一座依山而建巍峨耸峙的泰伯里斯坦城,须发虬结、形销骨立的谢赫差点哭出来,却也来不得伤春悲秋,赶紧亮明身份冲进城内,大叫着“唐军来矣”将整座城池搅合得兵荒马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