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抖音小说-笔趣阁
抖音小说Douyinxs.com
抖音小说-笔趣阁 > 玄奇 > 大国院士 > 第一千二百一十章 下一个!

第一千二百一十章 下一个!

京城。

火星地球化工程的总部大楼中,不得不说,主持一场超过一百多个国家共同参与的国际工程合作会议是一件很累人的事情。

前半段对驭星一号陨石撞击实验产生的探测数据与火星地质情况讨论会议还好。

在众多航天飞机、卫星、以及各国的探测设备、仪器反馈回来的铁一样的实验数据面前,几乎没有什么太多可以争论的事情。

火星的地壳内部存在着大量可供改造使用的水冰资源、以及相对于地球内核半休眠状态的火星内核,这些都是板上钉钉的事实。

而且相对比那些政要高官来说,无论是天体物理学领域的专家学者,还是地质学的教授,亦或者是航天领域的科研人员.....

至少在面对火星地球化改造工程这件事上,大部分的学者都表现的更加配合与积极。

毕竟能参与进这种‘传奇’级别的世纪工程中,哪怕仅仅是当一枚螺丝钉,那也是见证了传奇的经历。

等未来退休以后走出去吹牛逼,都能够抬头望天,说一句你们住的火星就是劳资当年改造的!

真正争论和麻烦的,还是后续的工程施工。

驭星一号陨石的撞击实验已经证明了火星存在大量的水资源可供改造,以及火星的内核并不是一片死寂。

虽然说它没有像地球的熔融金属内核一样提供庞大的磁场,但也并没有完全凝固。至少在陨石撞击产生的地震波牵引下,它成功的让地幔层的岩浆与板块轻微的移动一些距离。

这对于火星改造工程中最为核心关键的磁场生成来说已经足够了。

陨石撞击能够起到重新激活火星地核,让火星再次制造磁场和二氧化碳的能力。

那么剩下的便是按照原先的规划继续执行第二阶段的驭星工程了--即在小行星带中挑选符合条件的小行星和陨石,将其运送到火星轨道附近,然后进行全方位的‘轰炸’。

而这中间就牵引到了无数的问题与利益。

毕竟和一期改造工程中仅仅捕获六颗陨石用作实验相比,后续的全面改造需要至少三千五百颗以上的陨石进行持续三个月的撞击才能够让火星内核按照改造要求进行活跃运动。

而这是整个火星地球化改造过程中单项经费最高的项目,光是这一步就涉及到了超过三十万亿RMB的经费采购和相关利益。

即便是徐川以自己的声望、强硬的态度和国家在背后支持压下去了各种各样的声音。

但在涉及到自己的利益时,别说米国欧盟这样的大型经济体了,就是东南亚的小国代表都会不顾一切在会议上‘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也希望火星地球化工程组委会从本国采购工程需要的设备和相关的资源。

虽然说会出现这样的事情也无可厚非。

毕竟火星地球化改造工程的总投入超过了百万亿RMB,而驭星工程是改造火星磁场的核心关键,涉及经费数十万亿。

如此庞大的资金流动,按照规章制度来说,全都归火星地球化改造工程组委会-预算委员小组管理。

任何一笔资金都需要组委会-预算委员小组签字才能通过批下。

而预算委员小组虽然名义上徐川这个总工程师和组委会会长有资格的插手进行审查,但他能审查的也仅仅是涉及工程技术相关的部分而已。

在预算管理方面,说话的还得是各国安排在火星地球化改造工程中为自己国家争取利益的代表。

在这一块,徐川也没太多的办法。

毕竟火星地球化改造工程掌握的权益实在是太大了,即便他是当代最顶尖的学者,各国也不可能让他一个人全权掌握所有的东西。

当然了,这些东西倒不需要徐川去头疼,自然有人会替他头疼这些。

比如航天局那边的邬远康局长,负责磋商的外交处代表,协助他进行日常管理工作的平国栋等等。

对于徐川来说,他真正需要头疼的,还是各国代表提交上来的‘改造方案’与‘技术建议’等等东西。

比如欧盟航天局那边在今天的会议上就提交一份‘小行星牵引平台控制方案’的报告文件,希望通过组委会的审批,正式进入第二阶段的小行星捕获工作中使用。

虽然说早在火星地球化工程成立之前,徐川就通过星海研究院、下蜀航天基地、华国航天局等研究机构集合了理论物理、工程物理、材料学、航天工程学等等多个领域的顶尖专家与科研人员,对火星地球化改造工程可能需要的技术和方案进行了全面的探讨。

包括精卫·陨石推进装置,就是在讨论中提议出来的技术,通过空天发动机和小型可控核聚变反应堆为基础设计研发出来的。

而事实证明这项技术也真的很好用,比当初探讨的其他陨石推进方案,比如‘核热推进工程化 太阳帆辅助推进技术’‘NASA的小行星重定向技术’等等方案更便捷与成熟。

但火星地球化改造工程启动后,这已经不是他一个人的事情了。

不仅有一百多个国家参与进了这项世纪工程中,还有全世界的天体物理学家、航天工程领域的学者、天文学的专家等等都参与了进来。

在面对驭星工程的数十万亿RMB庞大经费,没有人不眼红,也没有人不想吃一口蛋糕。

尤其是NASA航天局、欧盟航天局这些本身就拥有着相对成熟技术的机构,没道理会放过从中吃肉的机会。

不仅如此,除了涉及到吃肉分蛋糕的利益问题外。

这还是一次在全世界所有人面前露脸展示技术的绝佳机会。

尤其是对于NASA、波音、Spacex、欧航空防务、EADS卫星公司等等企业来说,他们更不会放弃参与进驭星工程的机会。

毕竟现在除了华国外,几乎没有其他的国家会大规模的投入资金发展各种航天技术。

即便是米国,尽管重启了航天飞机技术,甚至将他们的宇航员也重新送到了月球上。但在航天领域,他们或多或少已经暂时放弃,或者说缩小了对航天领域的投资。

没有人也没有国家是傻子,上个世纪红蓝双方在太空领域投入大规模资金进行太空竞争拖垮另一个国家的方案在如今已经很难走通了。

毕竟技术的差距就摆在那里。

传统的化石燃料运载火箭技术在华国的空天引擎航天飞机技术面前别说互相竞争了,看一眼都不带配的。

技术的落差实在太大了,以至于NASA想竞争都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别人将自己远远的甩在身后。

当然,最主要的还是没钱造成的经济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