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会蜀地,刘相知道能不能将这些实业家留在蜀地就看这次考察的结果了。所以声势很浩大。在考察团到蜀地之后,
恰好,第一期的军官训练刚刚结束。于是刘相就抛下了常凯申集训团的事情。带着自己的心腹将领们赶到和山城在码头上迎接这些实业家。
当然了,刘相搞出这么大的动静,常凯申当然早早的就得到了情报。
但是因为司亮这次让太爷出面帮忙联系了陈家兄弟两。最后劝说了常凯申,所以常凯申对于司亮这次搞出的这么大的动静还是接受了。
毕竟国民党内部也不是没人对国民政府对东瀛人妥协,绥靖的政策没有半点怨言。尤其是东瀛人咄咄逼人的态度下。常凯申还是要对手下人进行安抚。而且还要警告一下在汪精卫,毕竟汪精卫可是不断的推行亲东瀛的政策。
所以在六月中旬的时候,国民政府的监察院就对殷汝耕等六人进行了弹劾。弹劾他们卖国的事情。
这也是常凯申对于汪精卫最直接的警告。而汪精卫本人也在这次的弹劾当中遭到了舆论的强烈批评。
为此。汪精卫还辞掉了所谓的职位回家休息。可是常凯申还需要汪精卫帮忙分担卖国的诽谤。所以又将汪精卫给复职了。
而汪精卫当然虽然在私底下抱怨常凯申的做法,但是接到让他复职的消息,汪精卫还是半推半就的就接受,
但是在中央军撤出了华北之后,常凯申也预感到了东瀛人是不会放弃侵占华夏的。
所以一边常凯申写昂国联能够介入到这件事,另一边也开始准备和东瀛之间的战争。
加上他认为虽然刘相等人还有些不服气,在暗中和他对抗,但是大局已定。
所以在陈家兄弟的劝说下,常凯申不仅没有干预这次实业家们到蜀地的考察行动,还暗中吩咐人保护这些人,避免东瀛人暗中下手。
而潘文华等人这次这么听从刘相的安排,是知道这些实业家真的在蜀地建厂的话给他们带来的好处可比从老百姓手里收瓜那三瓜两枣的要强得多。
而且,因为司亮回国之后,司家的工厂虽然没有动工,但是因在收集原材料,准备等合适的机会就开始大量的生产。
今年南京政府在刘湘请求下,往蜀地派出了一个专家组成的地质矿物勘探队,可是因为交通原因,只走了长江沿线的部分地区,也查明一些矿藏储量。
可是当司家拿出详细的矿产分布图的时候刘相还是非常的惊讶。
一问,才知道司家为此已经准备了十多年的时间了。不过。刘相先是惊讶,随后就是狂喜。连忙就通知了自己的这些手下。
所以但凡是这些地盘上有资源的,都开始赚钱了,尤其是这当中有唐式遵这人最为鸡贼。拿到了刘相手里的资源分布图之后,他悄悄的派人去其他军阀的地胖上用其他人的名义将这些有矿产的地方都给买了下来。之后就开始组织人开采。后来为了节约成本,唐式遵还将他地盘上犯了罪的人给送到了矿场挖矿。大大的降低了成本。要?后来动静闹大了。
被原本的地头蛇给发现了。闹大了刘相面前。潘文华等人才知道唐式遵居然还玩了这么一手。
这当中尤以李家钰闹得最厉害,本来李家钰的地盘就贫瘠的很,好不容易有了矿,结果唐式遵还玩了这么一手,气的他差点就派军队将矿场的人都给抓了。
最后还是刘相为了避免和蜀地其他的军阀之间的关系。免得给中央参谋团可乘之机。最后让唐式遵将购买的这些矿场返还给了这些军阀。
当然了,为了安抚唐式遵。刘相不得不将一部分石油公司的股份卖给了唐式遵。
也正是这样。所以,唐式遵比刘相都还上心。派出了他的心腹跟着勘探队到处跑。就是担心不知道石油和天然气的产量被骗了。
同时,刘相借着冯玉祥的关系和红党联系上之后,刘相终于是准备缓和和红党之间的关系。
山城的朝天门码头上。刘相等一干蜀地的军政大佬带着人将码头给封锁了起来,就等着实业家们的到来。
开始的时候刘相并没有准备将场面搞得这么大的,还要封锁码头,但是在听到了手下情报机构的汇报,说东瀛人在山城和锦城这些地方的活动越发的活跃了。
刘相之前也听说了东瀛人准备对司亮下手的事情。虽然最后没有动手,但是刘相却也不敢大意。万一要是东瀛人丧心病狂要破坏这次的考察。拿在码头上动手是最合适的选择。所以最后刘相考虑了一下决定派军队将码头给封锁起来。避免真的出现这样的情况、
“范先生。你看,站在最中间的那位就是刘总司令了。
他旁边的是山城的市长潘文华将军。你不知道现在的山城能够发展到现在的规模,还要多考这位将军当初硬着心肠逼着老百姓将坟墓给迁走。”
听到司亮这样说,范旭东等人也来了兴趣。于是急忙追问起来。
于是司亮就将这位当初拉着炮逼着百姓迁坟的事情说了清楚。
说起来这也和司亮当初出国之前的规划有关。要知道当初司亮还在国内的时候,山城就因为地势的问题,使得很多迁居到山城的百姓没有房屋住了。唯一可以扩建的地方又大部分都是被死人的坟墓给占据了、
原本当初司亮是准备将棚户区的房屋建成之后,就想办法将这些坟墓给迁走。在这些土地的基础上提司家做事。
可是谁知道刘相直接就被赶下台,宣布解甲归田。司家也因为刘相的事情被牵连,最后只能离开了山城。
可是后来刘相东山再起之后,当然也是发现了山城发展的弊端。所以就找到了当上山城市长的潘文华要他解决这件事。于是就有了潘文华拉着炮逼着百姓迁坟的事情。
随后介绍完了潘文华之后,司亮继续给众人介绍刘相身边的人。让大家对这些人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虽然在来蜀地的路上,司亮已经给大家讲了一些蜀地军阀直接的事情。让这些实业家对蜀地的军阀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但是终究没有见到这些军阀的时候,众人还是心有顾忌的。
而这次跟着刘相来的可不仅仅是刘相一系的将领,就连刘文辉,邓锡侯等人都赶来凑热闹了。
在码头上,密密麻麻的站着一群衣领上挂着将星的蜀军高级将领。
跟着迎客的刘湘身后,敬着军礼,自报家门,各自做着自我介绍。
不仅刘湘来了,金木水火土,川军五行,大军阀头头没有一个缺席。
他们手下所有有头有脸的军阀,将领们,都来了。
看到这样的场景,这些前来考察的实业家心中轻松了不少,虽然有不少人是被东瀛人个逼得没办法准备离开天津等地,但是很多人却也没有轻易的相信司亮的话,将工厂搬到蜀地来。可是见到刘相等军阀之后,觉得司亮说的大概是真。
而且。刘相还将范旭东请上了自己的汽车。
将这些人送到宾馆之后,刘相就和司亮一起返回了刘相的公馆。而范旭东等人则要稍微的修整一下在参加刘相举办的欢迎晚宴。
到了刘相饿公馆,司亮向刘相说了一下他现在的收获。
“那个皮革厂,和鞋厂,肥皂厂,牙刷厂,印刷厂,造纸厂,牙膏厂好些个厂子,品类独特,我也和这些人谈好了,他们这次来是直接选择地址,在蜀地落户,你要吩咐你手下的人可不要把人家给吓跑了。”
“你放心,谁要是敢乱伸手,怀了我的事情,我会让这些人付出代价。”
听到刘相的话,司亮相信了。
司亮知道刘相虽然讲旧情,但是也不乏果断的一面,不然,也混不到今天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