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确曾邀请过男子,而且只有一人。
‘会是他吗?’
陈晔心中生出一丝紧张与期待,她看向侍女,道:“将人请到——”
陈晔声音顿了顿,方才又继续开口说道:“你问他姓名,倘若姓顾,便领到此处。倘若不姓顾,你便带往厅堂之中,然后前来向我回禀。”
“是。”
侍女领命而去。
侍女离开后,陈晔在池边来回踱步,不知为何,竟有一股忐忑充斥胸间。
......
陈府大门前。
看到此地冷清的模样,令顾慎皱起了眉头。
陈邕是一代儒圣,于世间有大功绩,如今陈邕殒落,陈府就要面临人走茶凉的境况吗?
不该如此啊,旁人不念这个情,大汉皇主总该记着的,若非那日陈邕于圣城中极尽升华拖延住阎罗,大汉皇主也难逃那一劫。
没给顾慎多想的时间,陈府大门被从里面拉开,一名侍女模样的清秀女子请他进去。
在这名侍女的引领下,顾慎便进了陈府。
“敢问公子贵姓?”
“在下姓顾。”
“原来是顾公子。”
黑色面纱下,顾慎挑了挑眉,这侍女好生有趣,仿佛识得自己一般,但这句话说完,侍女便没有了下文,顾慎也没有发问,便这般跟着侍女向府中走去。
“嗯?”
顾慎眉头微挑。
他发现这侍女似乎是将自己向陈府深处领去,一般来客,不应该是带往厅堂吗?怎的到后院中待客了?
“顾公子,我家小姐便在园子中等您。”
来到一处园子前,侍女停了下来,对顾慎说道。
看这侍女的模样,似乎不打算和顾慎一起进去。
顾慎点了点头,迈步走进这座园子。
园子正中是一个池子,池水清澈,在水面之上,则是一朵朵莲花。
莲池周围生长着柳树,每隔两丈远便有一颗,随风舞动。
正对着园门处,一道纤细苗条的身影背对,青丝披散身后。
“陈姑娘。”
顾慎开口喊道。
莲池前,那道靓丽的身影听到声音猛然一顿,旋即回过头来,便看到了那个人。
“顾公子。”
陈晔脸上带着笑容,或许连她自己都没意识到,当看到顾慎的那一瞬间,她脸上的笑容自然而然便浮现出来,这是下意识的真实反映,是她心底的一种写照。
顾慎也是微微一笑,点了点头,“许久不见了,陈姑娘,我可是来赴约了。”
当初圣城之劫后,顾慎便找到了陈晔,当时陈邕刚刚殒落,正是陈晔心情最为低落的时候,整个人的状态都不好,她没有在外久留,准备离开圣城,返回玉京城,在家中想念父亲,当初分离之际,她便邀请顾慎来玉京城陈府一叙,所以顾慎这次前面,笑说是来赴约了。
“陈府的大门永远向顾公子敞开。”
陈晔笑着说道。
若是陈府的下人看到这一幕,定然会大惊,自从老家主陈邕去世后,陈晔便从未再笑过了,而今日,陈晔竟笑了不止一次,而且很明显,这是真正发自心底的一种开心的笑容。
便是陈晔自己都不清楚,她对顾慎一种什么的情感,总之不差,时常会想到这么一个人,而当想到这么一个人的时候,心情都会相当不错。
“多谢陈姑娘。”
陈晔侧身,伸出手臂,道:“顾公子,你来看看,这莲池如何?”
正常来说,家中若有外来的客人,一般都是在厅堂中待客,绝不会领到这后院的园子中来,因为这算是比较私密的位置了,而陈晔便是让人将顾慎领到了这里,或许她潜意识里,并没有将顾慎看做外人,但......
顾慎方才进这座园子的时候,便看到了满池的莲花,他倒是刚刚知道陈晔竟然喜欢莲花,不过这也正常,他与陈晔仿佛相识相交很久,但实际上两人见面的次数很少,屈指可数,只见过区区几次面的情况下,如何能深入的了解她呢?
顾慎迈步,站到了陈晔的身旁,两人身边是一排柳树,柳枝荡漾在水面之上。
顾慎看着池子中长且直的莲花,点了点头,道:“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真好啊。”
陈晔闻言一怔,旋即在口中细细品磨,“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倘若顾慎只说后面的‘真好啊’,倒并不能使她如何惊讶,毕竟父亲当年在世时,也有客人来过这里,许多人为了奉承父亲,便会出言称赞这莲花,但翻来覆去不过是‘真好啊’,也有文人墨客当场作诗一首,但那些诗词却远远无法与顾慎方才随口吟出的那两句诗相提并论。
顾慎正在欣赏着眼前的美妙,他自是见过许多绮丽瑰美的盛景,但那时大多是独身一奔波于途中,可没有现在这等闲情逸致,只是下一刻,顾慎挑了挑眉,耳旁听到陈晔的低语,便是恍然,被陈姑娘误会了。
“顾公子真是才华横溢,脱口成章。”陈晔笑着称赞。
顾慎连忙解释,道:“陈姑娘莫要误会,那两句诗词只是我从旁出得来,可不是我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