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呐……这又是什么法术?”
黑板前,莫林应小伙伴们的强烈要求,开始讲解自己提出的构想。
“声呐是这次的核心研发任务,也是应对敌方水下舰艇的对策。简单来说,它是一个利用回声测算水下目标位置和距离的法术。”
回声。
大家很快捕捉到了这个关键词,继而理解了莫林的大致想法。
声音是有传播速度的,借由测量声源启动与回声到来的时间差,即可计算出反射声波物体的距离。
“所以……这套法术至少由三个子系统组成?”
听斯嘉丽这么说,莫林有些惊喜地看向她。
“一套法术”、“子系统”,这正是他所希望听到的用语。
接受并熟悉这些用语,说明大家的研发思维已经与过去时代的法师完全不同,开始意识到单个法术不管构型多么复杂,其功效是有上限的,必须以组合不同法术、转化物质和能量的方式达成目标。
“哦?哪三个子系统?”
“唔……发声系统,收听系统,以及一个运算器。有点像电话。”
莫林点头:“是的,有点类似电话,但也有着本质的不同。电话只需要完成声音信号的传播,而声呐必须能确定声源的空间位置。”
“可是该如何定位呢?”尹森提出了最关键的问题。
“利用时间差。”莫林答道。
声呐和水听并不是他穿越前的本行专业,只能按照大致原理给大伙提供灵感。
“收听子系统必须足够灵敏,也必须有一定的物理球面直径,理论上来说越大越好。这样一来,对于水下任意目标,系统表面必然有一个点首先接收到回声信号,而它相对于系统球心的位置,就对应着水下目标的位置。”
“哦……”大家茅塞顿开。
“所以,研发任务的核心,就是如何完成声波信号的转化。它本质上是一种机械振动,一种能量,而我们的法术必须能捕捉并感知到这种振动。大家之后可以按照这个思路思考。”
“那‘鱼雷’呢?”又有人问道。
“只要声呐能研发成功,声导鱼雷法术就不会太困难。它是一种水下自航行法术,依靠声呐的探测结果指引方向,这部分子系统可以直接套用我们之前的目标定位和追踪成果。
“至于动力部分,则可以直接由‘推力’法印提供,首要目标是提高水下航速。”
听到可以大量沿用先前的技术成果,大家都松了一口气,感到工作量大大减小。
这同时也是现代技术发展的一大特点,技术优势是可以不断积累的,一项技术可以成为另一项技术的基石。
“至于‘子母弹体’和‘穿甲弹体’,主要是增加法术攻击范围和穿透力的手段,研发任务相对没有那么紧迫,大体思路我之后会告诉大家。”
发布完任务,分好小组后,实验室成员们立刻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只要能把收听球面上的震动转化成光元素,之前的追踪程序就可以直接套用。”
“没那么简单的,整个球面都会亮起来,前后时差很短,必须及时捕捉到最先亮起来的那个点,以我们目前的法术完全做不到。”
“所以灵敏度和球面直径都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