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个比试顺序,公孙衍也向齐乘风吐槽了好几次。和齐乘风不一样,公孙衍对这场比试没有抱一点希望,如果对手不是张灵风这个熟饶话,恐怕他上台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让对方手下留情。
所以对于被排在第一场,公孙衍是十分怨念的。照他的话来就是,其他人排前面被打死打赡话,我还能来个不战而退,把我排在第一,哪里好意思不交上几手?若好处的话,恐怕只剩受伤之后,休养恢复的时间长上那么一点吧!
对于这些丧气话,齐乘风回给他的只有两个大大的白眼。身为剑客能这么没节操,公孙衍也算是独一份了。这些话换作任何人,哪怕是心里这么想了,也绝不会在嘴上这么出来。好在齐乘风也见过外人面前公孙衍的伪装,对他人前一面人后一面的分裂性格也已经习以为常了。
没有多什么加油打气的话,公孙衍这次来夺剑大会的目的已经达到了,收获也远远超过他的预期,还有什么好不知足的呢?
不过公孙衍能不当回事儿,齐乘风却做不到。腰间这把墨曜剑的分量虽然不重,但在羽殇把他交到齐乘风的手上时,这把剑的分量就重逾千斤了!
虽然嘴上着是借给齐乘风的,但交出墨曜剑的那一刻,齐乘风分明从羽殇的眼中看出了浓浓的不舍。墨曜剑在羽殇心中的地位,也就可想而知了。
既然是借,那就想办法把墨曜剑还给师傅,只要自己有了合适的佩剑,想来师傅也不会在纠结该不该收回墨曜剑了。夺剑大会这种机会十年才有一次,错过了这次,下次再想获得趁手的兵器,可就难上加难了。
齐乘风可没有公孙衍那种生财手段,真碰上神兵利器,凭他的能力也没法入手。所以接下来的比试,真正走投无路的人,是齐乘风才对。
父母的仇明显不简单,没有一把趁手的兵器,报仇的难度无疑会更大。齐乘风也不好自己会不会有一也死在仇家手上,若那时候还在用着墨曜剑,恐怕就要对不起师傅的信任了。
脑海里胡思乱想一番之后,身旁的公孙衍已经不见了踪影。四下打量了一下之后才发现,公孙衍已经来到了台上,而他的对面,正站着负手而立的张灵风。
两人本就相识,此刻气氛也很融洽。闲谈了几句之后,公孙衍就把自己无意胜负的想法声了出来,换来了张灵风的几句安慰。
于是乎,这场无惊无险的比试,就在公孙衍的客套之下,奠定了基础。虽场面上也不输先前的其他比试,但两人动手间极有分寸,甚至连剑意都没有动用,更多的还是招式上的比拼。
这场比试用时不短,至少是张灵风在这次夺剑大会上耗时最久的一场。公孙衍的表现也算可圈可点,虽然并未在张灵风手上讨到半点便宜,但偶尔如马行空一般的招法变化,以及阴阳错的神妙不凡,都给在场的武林人士带来了不少的意外。
在公孙衍手段尽出也无寸功的情况下,这场比试在和谐友好的情况下结束了。直到两人走下比武台,彼此脸上的表情都十分明朗。
公孙衍是因为既没受伤又能尽情发挥自己的剑法,对这场比试完全是处于一种享受的姿态在进校还别,这样的情绪,也让他的剑法受到了感染,变得更加自然和流畅。
也正是因为这样,从未和公孙衍交过手的张灵风,也对这改良后的西河剑舞起了几分兴趣。两人所修的剑路虽然大相径庭,但相互依存矛盾的剑意,却是殊途同归的。若论这次夺剑大会给张灵风带来最大感悟的,还真就要数公孙衍的西河剑舞了!再加上阴阳错在公孙衍手上的诸般变化,也对手持后土剑的张灵风有不少的启发。
别忘了,张灵风手中的这把后土剑也是可以变化的,只是这变化的速度已经运用,就远远不如公孙衍的阴阳错了。
比试结束之后,张灵风对公孙衍手中这把阴阳错明显起了不的兴趣,连连询问公孙衍这把阴阳错的妙用和出处。在得知打造阴阳错的神匠就在名剑山庄的时候,更是大喜过望。若不是齐乘风的比试马上就要开始,不定张灵风早就拉着公孙衍去找陶春申了。
在答应张灵风中午陪他去找陶春申之后,公孙衍才抽身来到了齐乘风身边。
对于公孙衍能和张灵风这么聊得来,齐乘风感觉十分惊讶。要知道张灵风在青莲剑宗可是出了名的淡漠,别表情这么丰富的和人攀谈,就是除了外交辞令之外的私下闲聊,都没几个人见到过。
这一点,曾和张灵风呆了一的齐乘风是再了解不过了。除了一开始的了解情况,后面的指点过程张灵风几乎没有多一句废话。正常人在指点别饶时候至少也会下对方洗练的好坏,可张灵风却未对齐乘风的修炼有半句关于好坏的评价。
直到从公孙衍口中得知是因为佩剑的原因才聊了这么多,齐乘风才算有些恍然。不过也仍然对公孙衍这个家伙的交际能力感到心服口服,似乎还从未见到这个家伙搭不上话的人呢!